3月5日,一張來自武漢的“落日余暉下的瞬間”感動了很多人,
87歲的武漢老爺爺躺在病床上,
27歲的中山醫院年輕醫生陪伴在身邊
在做CT檢查的路上,
一起靜靜地眺望夕陽!
五個半月后的今天,好消息傳來,中山抗疫人文縮影的“落日余暉”海報即將被國家博物館收藏。
照片中的主人公新冠肺炎患者王欣老爺爺則在第三個中國醫師節的日子,送來了禮物,給救過他命的中山園援鄂醫療隊隊員們發來了視頻,老人在視頻中演奏的《拉德斯基進行曲》,經常作為通俗的管弦樂音樂會的最后一首曲目,也是維也納新年音樂會的壓軸節目,給人帶來希望的喜悅。老人稱,患病期間幸好有醫護人員的精心照顧,給他信心,把他救了回來,“你們都是天使!我想你們!非常感謝你們啊!
照片中的另一位主人公中山醫院呼吸治療師劉凱已經在中山醫院恢復了平時的工作。劉凱平時一直在ICU工作,與重癥病人打交道很多,離開武漢后他也添加了王老先生女兒的微信,一直關注他的康復情況,
“當時老爺爺病情嚴重,肺部有一定損傷,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修養康復。”在劉凱看來,陪老爺爺看日落其實并不是一個特例,平時他和其他醫生們就一直在努力,陪伴好每個病人,特別是重癥監護室的病人更加需要醫生的細致關懷讓他們減少痛苦,舒緩情緒,“一直在ICU工作,會感受到明天和意外不知道哪個會先來到,因此會很珍惜當下的每一天。”
今天,還有一位——留下這珍貴一幕的拍攝者甘俊超則來到上海,再次和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隊員們站在了一起,今天他被中山醫院授予“中山醫院榮譽志愿者”稱號。
“沒有想到,在當時很困難的時候,無心拍下的這張照片能夠引發了那么多人的關注。”談到這張“網紅”照片的出爐,甘俊超也有很多話想說,“可能當時整個城市比較灰暗,正好當時日落很美,醫生和病人一起看太陽,讓人感覺很溫暖。”
當時甘俊超是一個隨行的志愿者,當時去武漢大學人民醫院東院幫忙,負責護送病人轉運等工作。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志愿者的工作也很忙碌,每天穿著防護服和醫生們一起從下午兩點開始一直干到深夜十二點。
拍照片的那一幕似乎還在眼前,甘俊超對此記憶猶新,
收到調度指揮通知,劉凱醫生所在的病區有位老爺爺需要做CT,我就一同前往了。武漢當時迎來了久違的陽光,護送王老先生去拍CT時,劉凱醫生提議一起“看看夕陽,多曬一會兒,放松一下”,才有了這張照片。
今天是第三個“8·19中國醫師節”,中山醫院院長樊嘉透露,
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山醫院派出了上海第一位馳援武漢的專家鐘鳴,成立了上海第一支整建制接管武漢當地醫院的醫療隊,創新成功、轉化、生產并已投入使用第一個武漢前線的“金點子”發明——一次性醫用防護鼻罩,第一支在武漢前線開設床旁救治教學公開課的醫療隊……在武漢、在上海公衛中心、在北京、在新疆等抗疫一線,處處可見中山人的身影。一張一起看日落的“網紅照片”全網刷屏,讓人們感受到了美好和希望,提振了抗疫勝利的信心。在那些艱難的日子里,全院醫務工作者用精湛醫術與人文關懷,接力守住了生命的火種。
在五個半月后,中山醫院援鄂醫療隊的隊員們又在醫師節的活動上相聚。中山醫院重癥醫學科副主任羅哲回顧了在武漢抗疫期間,在朱疇文領隊的帶領下,在前線注重管理、鉆研診療、發揚人文精神的那些往事。
來源:周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