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農Canon——復調音樂的一種,原意為“規律”。一個聲部的曲調自始至終追逐著另一聲部,直到最后的一個小節,最后的一個和弦,融合在一起,給人以一個神圣的意境。
卡農是一種音樂譜曲技法,復調音樂。卡農的所有聲部雖然都模仿一個聲部,但不同高度的聲部依一定間隔進入,造成一種此起彼伏,連綿不斷的效果,輪唱也是一種卡農。
在卡農中,最先出現的旋律是導句,以后模仿的是答句。
根據各聲部高度不同的音程差,可分為同度卡農,五度卡農,四度卡農等;根據間隔的時間長短,可分為一小節卡農,兩小節卡農等;此外還有伴奏卡農,轉位卡農,逆行卡農,反行卡農等各種手法。
巴哈貝爾出生于德國的紐倫堡。早年隨施韋默爾學習音樂,1669年進入阿爾特多夫的一所學校接受音樂教育,但因支付不起學費,次年轉入雷根斯堡的一所學校。1673年至維也納,成為圣斯蒂芬大教堂管風琴師克爾的學生和助手。1677年至愛森納赫,擔任了一年的宮廷管風琴師。于1678年在愛爾福特擔任管風琴師,在這里教授了J.C.巴赫。1681年,巴哈貝爾二十八歲時娶芭芭拉蓋布勒(BarbaraGabler)為妻;1683年,巴巴拉和他們唯一的孩子死于瘟疫。隔年他再娶茱笛絲卓默,這一次婚姻為他帶來七名子女。離開了艾爾特,巴哈貝爾來到伍騰堡宮廷,這個地方給他很多專業上的自由度,可惜好景不常,1692年秋,因為法國大軍入侵,他被迫返回出生地紐倫堡,最后輾轉到了戈塔。碰巧出生地紐倫堡的圣塞巴德教堂的原任風琴師,也就是巴哈貝爾的老師魏克過世,讓他得以順利接任老師之職位。他就在這里一直待到他過世。在紐倫堡的五年間,巴哈貝爾寫下了感恩贊歌等重要的宗教合唱曲和管風琴賦格,被視為他晚年的代表作。1706年,約翰巴哈貝爾去世,享年52歲。《卡農》是他最出名的作品。
小提琴主音的《卡農》,沉醉在這旋律里~
視頻加載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