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天前與一位二胡朋友相聚,談論起二胡來,他說有一個問題使他迷惑不解,就是自己已經拉了十幾年二胡了,指法、弓法大體上正確,但拉出的曲子就是不好聽。問題究竟出在哪兒?讓我幫助分析一下。
我說,拉幾支曲子先聽聽吧,然后再幫你分析一下具體原因。
朋友拉了兩支歌曲,又拉了一首《喜送公公糧》獨奏曲。
仔細看了下朋友的演奏,誠如他所言,弓法、指法基本都還規范,一些技巧的運用也還算純熟,特別是音準、揉弦等重要方面還算達標。總之,基本功還可以。
又聽了一遍朋友所拉的曲子,終于還是找到了他的問題所在,歸納起了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時值不準,二是缺少強弱對比。也就是說,朋友的二胡拉得所以不好聽,問題不是出在技巧上,而是出在樂理的了解和把握上。
細聽他拉的曲子,一個最明顯的感覺就是曲速過快,而且是越拉越快,一些音符的時值還未拉夠,便急著去拉下一句,感覺總是在往前搶拍子,樂句聽起來總給人產生殘缺不全的感覺。有些音符明明是二拍,但他拉的時值不夠,只拉一拍或一拍半便緊接著去拉下一句,因此,才會出現曲子越拉越快的現象。
再一個明顯不足,就是樂句的強弱對比不明顯,所拉出的音符都是強音或強弱顛倒,該重音時反而變成弱音,或者是該弱時反而拉成強音。總結起來,就是樂句的強弱規律把握不準。因此,盡管音準沒問題,技巧也純熟,但拉出的曲子就是不好聽。
朋友拉二胡呈現的問題很有普遍性,許多自學二胡的朋友也都存在這一問題。這一問題的存在,根本原因就是在學二胡的過程中,把注意力都集中在技巧性的訓練,而輕視樂理方面的運用和掌握上。
實際上,二胡的技巧解決的是會不會拉的問題,而樂理知識的掌握和運用,解決的是二胡拉得好聽不好聽的問題。偏重哪一方,都是不可以的。
如何解決這一問題,我給朋友提出兩點建議,他認為可行。
第一,加強節奏訓練,可以跟著網上二胡視頻拉曲子,這樣,可以矯正自己曲速過快的習慣。
第二,可以買一個節拍器,跟著節拍器的節奏,讓自己的二胡演奏的節拍能夠在正常范圍內進行。
第三、強弱對比,一定要按規范進行訓練,不能由著自己的性子來。要適當掌握和了解節拍的一般規律。按規律拉出曲子的強弱音來。
總之,要想使自己的二胡拉得好聽,僅僅偏重技巧是不行的。頭腦中一定要樹立起這樣一個概念:各種技巧的掌握和運用,僅僅是二胡全部功夫的一半,另一半,自然是樂理常識的了解、掌握和運用。只有這樣,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會拉二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