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調式搞不清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4個相關介紹二胡調式搞不清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胡是一種弓弦樂器,音域多,且變化指法可調節調式,一般用的譜子是簡譜,在二胡演奏時會多次運用半音,半音的符號就是“#”為升號,指在原基礎的音符上,微微的上加一點音,指法上或者下滑一點,或者用力一點。
“b”為降號,指在原基礎音符上落一點音,指法上上滑一點,或者在上一音符的基礎上下滑多一點!
不帶鉤調五目和不帶鉤調平水都是指江蘇蘇州地區傳統音樂中的兩種常用調式,它們的區別在于音階和音律的不同。
不帶鉤調五目和標準的五聲音階相同,即五個基本音符分別為宮、商、角、徵、羽。但是它們的音律不同,具體表現在羽音上。不帶鉤調五目的羽音是高一度的,而不帶鉤調平水的羽音是高二度的。因此,不帶鉤調平水的音域比不帶鉤調五目更寬廣,音色更加曲調婉轉。
此外,在演奏中,兩者使用的樂器音色不同,不帶鉤調五目常常使用板胡、笛子、二胡等樂器,而不帶鉤調平水則更適合使用胡琴、琵琶等彈撥樂器。
綜上,不帶鉤調五目和不帶鉤調平水在音階、音律和樂器演奏方面都有所不同,從而產生不同的音樂風格和表現形式。
簡單的回答以下,二胡常用的調式只有7種調。
分別是:
D調:1 :5弦,內弦1,外弦5。
G調;5 :2弦,內低音5,外弦2
F調: 6 :3弦,內低音6,外弦3
C調: 2:6弦,內弦2,外弦6。
bB調:3:7弦,內低音3,外低音7
bE調:7:4弦,內低音7,外弦4
A調:4:1弦,內低音4,外弦1
這7種調式基本上能演奏所有樂譜,但對個別地方戲曲另當別論。
15弦內弦4指音難聽,這個可以理解。解決的辦法是
1.改用外弦空弦拉5
2.改用二把位內弦二指拉5
如果必須用一把位小指內弦拉5,則要加強小指訓練,本身小指按弦力量就不足,再有可能小指稍短,夠不到音,按弦位置發生變化,不是指肚按弦,而是指尖按弦,這樣就更不好發力了,所以音就容易發虛,不好聽。
平時左手小指盡量往下多夠夠,劈開的距離盡量大(見圖片),同時虎口位置稍往前移動一點,使小指能往下夠音時,更方便一些。
二胡演奏中四指按“5”音“難聽”,我想主要原因有兩個。(排除弓子上的原因)
一,按不準
因為人的小指(四指)天生都比較短細,三、四指又是全音關系,所以,學習二胡者,不經過一定時間的刻苦練習,是掌握不好的,在應用中如果按不準音就會感覺“難聽”。
二,按不實
這個問題又有可能兩個原因所至:
①按弦時力度不夠。
小指和無名指,不論是在靈活性還是力度上,都不及一、二指。因此,如果不注意,在應用當中即使音按準了,但是,由于力度不夠,出來的聲音,仍然“難聽”。
②按弦的方向不對。
人們的小指天生短細,按弦時一般都要伸直。如果不注意,按弦時的用力方向很容易像“里”(身體),這個時候的里弦就常常會按不實。弦的振動界限不清。就會出現噪音因此很“難聽”從以往的經驗來看,這種原因而造成的“難聽”占絕大部分。
解決的辦法也很簡單。手指稍微彎曲。用力方向要向著琴桿,音按準、按實,就會以把“難聽”變成“好聽”。
最近我在拉奏1-5弦內四指5音的時候,(所有調的4指同感,也就是小指的按弦),明顯感覺到力不從心,不但按弦費力,音色還難聽,小指不夠靈活。
看到知名二胡演奏者在小指按弦的時候輕松又悅耳,而自己小指按弦就那么難聽呢,于是,針對小指的按弦,自我做了一下檢討,為什么小指按弦不好聽。
1、基本功練習不到位,2、小指按弦練習得少,沒有單獨加強小指的練習,3、力度不夠,造成小指按弦不均勻、聲音沙啞,有噪音。
小指按弦本來就沒有其它手指靈活,更應該多加練習, 加強練習,如果練習不到位,音色難聽也就很正常了,所以,平時練琴一定不能松懈對小指的練習。
廣大業余二胡愛好者因為不是從小就學習二胡,有不少都是自學,在學習二胡過程中難免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這些都很正常,二胡本來就是一件難以掌握、不好學的樂器,只要肯學習、肯努力、肯鉆研,各種困難最終都會迎刃而解的。
祝大家學琴愉快,感謝閱讀。
一般二胡盡量不用里弦高音,但,在高把位演奏時,短快音節是避免不了利用的,不然無法演奏。
高位里弦音色悶暗,不及外弦明亮自然,這是先天不足。高把位外弦相比低把位也是有差距的,質量差一點的甚至都是啞音噪音。
熟練掌握演奏技巧,即合理利用,又能盡量保持音色優美,需要認真細致的摸索,不用保留指單指按,效果稍佳。
克服二胡結構弱點,一方面需要技巧,還須二胡本身質量,缺一不可。
既然垂問,二把刀糟老頭子僅作此答,不足不當之處,望方家指正,謝謝!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調式搞不清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調式搞不清的4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上一篇
二胡音樂被抄襲,
下一篇
二胡風格有哪些,二胡風格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