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下這個題目是因為很多人對與千斤的高度或曰寬度存有某些認知盲區,準確來說千斤寬度的確定要考慮到兩個因素,一是琴的聲音,二是手感的舒適度,纏繞試千斤經過二胡人多年的實踐經驗,發現當千斤線收攏到較窄的位置時聲音才會更干凈些,這是因為收緊的千斤線才能真正控制住琴弦,避免空弦發出虛燥的不佳音質,那么問題就來了,制琴師為追求好聲音都會把千斤線收的很緊或曰很窄,習琴者久而久之也習慣了很窄的千斤,盡管有些人的手比較大甚至是很大,那么問題又來了,過于收攏的手形,會影響到指距的拓展,所以我們會發現有些“大手”習琴者會把千斤放的很低,(指千斤與琴碼的距離)這樣其實又會影響二胡發出好的聲音,另一方面還會失去左手更松弛的動作條件,甚至還會影響揉弦動作使之無法獲得更理想的揉弦效果,而一旦有所改變,比如放開一些千斤寬度,哪怕是一絲一毫都會感覺到不適應,這種情況真是我們二胡人的獨有現象。
全尺寸小提琴沒有因人而異做出不同的所謂“寬窄高低”的區別,盡管拉小提琴的人有很夸張的高矮胖瘦和不同大小不同長短的手掌和手指,他們要做的事情是適應而不是改造。
二胡千斤的理想狀態應該是有好聲音又能夠比較適合自己手的條件,現在的問題是一旦制定一個比較舒適的寬度,二胡聲音可能要出問題,(這里指的線繞千斤)所以必須收窄千斤而后習慣它,而這時即使出現一個既保證聲音質量又可以提高左手真正舒適度的千斤,習琴人又會深感不適應,嘴里會說:啊!千斤,它,它,它有點,有點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