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學院
基本情況
咸陽師范學院音樂學院前身是成立于2001年的藝術系,隨著學校藝術教育事業的發展,2010年學校進行機構設置改革,成立了音樂學院。學院現下設聲樂、鋼琴、舞蹈、理論與器樂4個教研室,設立了“藝術實踐中心”。擁有“公共藝術與審美文化研究中心”、“秦漢樂舞研究中心”兩個校級科研機構和“音樂表演與傳播研究中心”一個院級科研機構。2009年,學院“藝術實訓、實踐、實驗教學中心”被確定為陜西省“第五批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是我校被確定的第一個省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現有琴房100余間,電鋼琴教室2間、電鋼琴41架,舞蹈教室4個、排練廳1個。擁有一個500多座位的演播廳,并配有專業資料室?,F有設施可以滿足音樂學、舞蹈學專業的教學需要。
建院以來,學院矚目社會文化建設和藝術學科的改革實踐,堅持以培養各級音樂、舞蹈教師和具有綜合素養、扎實技能的藝術專門人才為辦學理念,著力培養具有創新精神的應用型人才。學院不斷加強學科建設,,開設音樂學、舞蹈學、舞蹈表演等3個本科專業,面向全國10余省區招生,現有學生994人。學院現有教職工56人,其中教授1人、副教授3人、其他副高級1人、講師46人、助教1人,博士1人、碩士24人,現有8名教師在海外攻讀碩士學位,“校級教學名師”1人、"校級師德先進個人"1人。
近年來,我院教師主持省廳級科研項目十余項,獲得全國教育科學研究優秀成果獎三等獎一項、第四屆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活動高校藝術科研論文評選二等獎,省級廳級科研成果獎、藝術展演獎多項。我院每年舉辦系列教師技能競賽、專業示范活動,引領教師不斷提高專業技能,充分展示了教師的風采。
專業育人方面,學院努力探索人才培養新模式,努力拓寬人才培養渠道,注重加強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學生在各級各類比賽和文藝演出活動中成績斐然。音樂學院學生曾先后與著名歌唱家董文華、宋祖英等同臺演出參加省市大型文藝晚會多場次。2010年由我院師生創作的原創話劇《友情,永不逝》參演了由中共陜西省委宣傳部、省文學藝術界聯合會、省教育廳、省戲曲家協會共同舉辦的陜西省第二屆大學生戲劇節,喜獲六項大獎。2011年學院組織60余名學生參加由省委宣傳部、省文化廳主辦的大型情景音畫《延安頌》的排練和演出,在全國引起了強烈反響。
2012年以來,學院二次組織學生參加教育部音樂學專業學生基本功大賽取得優異成績。學院院系文化和學生活動底蘊深厚、特色鮮明,每年舉辦的“畢業生回報師恩”系列演出活動充分展示了我院大學生的風采,已經成為全校大學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設的特色品牌。
2013年以來,學院加強專業課改革,突出以文化藝、樂舞融合、注重專業技能、服務公共文化的教改思路,加強小舞臺藝術實踐和學生基本功大賽,深化了教學內涵,在校內外引起強烈反響。
2014年,學院順利通過了省級本科教學巡診評估,獲得專家好評。先后成立了大學生薩克斯管樂團、混聲合唱團、純聲合唱團、民樂團、二胡坊和兩個大學生舞蹈實訓團等品牌團體,首次獲陜西省基礎教育重大招標課題和省教育廳大學生創新創業訓練計劃項目各1項。
我院師生暑期文化下鄉公共服務演出項目在地方影響深遠。在陜西省第四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中選送的合唱《青春舞曲》獲得藝術表演類甲組聲樂類一等獎,并被推薦到教育部參加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獲三等獎,我院學生參加“咸陽市第五屆青少年電視才藝大賽”,喜獲多項大獎。
2015年以來,我院堅持把高校專業藝術教育和基層公共文化實踐相結合、開展服務和引領地方文化工作的有效嘗試,以文化下鄉為載體,以扶貧幫助為目的,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遞時代正能量,促進校地合作共建,為地方文化繁榮貢獻力量。先后與永壽縣公安局共同舉辦“平安永壽·和諧家園”平安建設專題文藝演出、與中共旬邑縣委、縣政府共同舉辦“大美旬邑·舞樂風華情”——咸陽師范學院“兩聯一包”扶貧“文化下鄉旬邑行”文藝演出,為提升學校知名度、美譽度和社會影響力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2016年,我院學生參演的大型舞劇《孟姜女》在銅川首演成功。學生呂玉麗同學在陜西高校音樂教育專業學生“五項全能”展示活動中榮獲說課個人單項第一名、鋼琴演奏個人第二名和個人全能三等獎。
2017年至今,李亮老師在長沙國際鋼琴公開賽中榮獲二等獎;李亮、武鶯歌兩位老師在2017年首屆陜西省高校音樂教育專業教師教學技能比賽中獲一、三等獎;崔兵、蔣荊子、彭雅潔、武鶯歌、劉芳、沙勇等老師榮獲陜西省第五屆大學生藝術展演一、二、三等獎。
專業簡介
一、音樂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音樂學基礎知識、基本理論和專業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審美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能夠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合格教師,以及適應地方基層藝術教育、文化建設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主干學科:藝術學、教育學
專業基礎課程:和聲、曲式、復調、配器、中國音樂史與名作賞析、西方音樂史與名作賞析、中國民族音樂、外國民族音樂、學校音樂教育導論與教材教法、歌曲作法等。
專業核心課程:聲樂、鋼琴、合唱與指揮、即興伴奏、電腦音樂制作、管樂團排練、意大利語音、音樂美學、鋼琴精品賞析、舞臺表演、合唱排練、應用鋼琴、形體訓練與舞蹈編導等。
二、舞蹈學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舞蹈學科基礎理論、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具有創新精神、實踐能力、審美能力和教育教學能力,能夠從事中、小學音樂教育的合格教師,以及適應地方基層藝術教育、文化建設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主干學科:藝術學、教育學
專業基礎課程:樂理與視唱、芭蕾基訓、中國古典舞、中國民族民間舞、芭蕾基訓、中國古典舞、現代舞、外國代表性舞、舞蹈編導、中國舞蹈史、西方芭蕾史等。
專業核心課程:外國代表性舞蹈、現代舞
三、舞蹈表演專業
培養目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掌握舞蹈表演及編導方面的基礎知識、基本技能和實踐能力,能夠在專業文藝表演團體、文化館站及其他公共文化領域,從事舞蹈表演和編導的應用型人才。
專業主干學科:藝術學、音樂與舞蹈學
專業基礎課程:秦漢樂舞、芭蕾舞表演、中國古典舞表演、中國民族民間舞表演、舞劇排練、動作分析與編舞、中國舞蹈史、西方芭蕾史等。
專業核心課程:外國代表性、舞蹈現代舞、舞蹈編導、電腦音樂制作、舞蹈藝術概論、現代舞劇賞析與排練、民族舞劇賞析與排練、芭蕾舞劇賞析與排練、古典舞劇賞析與排練、即興舞蹈、芭蕾舞教學法、中國古典舞教學法、中國民族民間舞教學法、中舞蹈藝術綜論小學音樂教材歌曲演唱與指揮、中小學音樂教材歌曲演奏、劇目排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