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帥氣大王子
在我的心中,秦腔板胡和二胡,就像是一對姐妹一樣,來自一個家庭,卻各有特點。
秦腔板胡與二胡的共同之處,就是同屬于拉弦類樂器,不同之處呢,我總結了四點:
一是,琴筒的形狀和材質不同,二胡的琴筒主要有兩種形狀:六邊形和圓柱形,琴皮,用的是蟒皮;秦腔板胡的琴筒,是用椰子殼制作的。
二是,音色的特點,二胡的音色,圓潤、悅耳;秦腔板胡的音色高亢、穿透力強。
二胡,在我的印象里,就像溫柔的小家碧玉;板胡,在我的印象里,就像純樸的西北大漢。
三是,我見到的二胡身高,要比秦腔板胡,高一點點。
四是,琴弦的使用。我們在演奏二胡時,內弦和外弦,使用次數(shù),是差不多一樣多的;而我們在演奏板胡時,外弦,用的比內弦要多,外弦是主力、內弦是輔助。
讓我對二胡認識,有很大幫助的,是在閱讀了趙寒陽老師的著作《二胡基礎教程》之后,現(xiàn)在,我把閱讀這本書,印象深刻的內容,寫出來,和大家共享:
我們握琴弓的方法,其實,和握筷子是有些像的。演奏時,坐凳子,不能靠椅背,椅子高度要適合自己,坐直,兩腳自然分開,不能墊腳,更不能抖腳,影響演奏,也不美觀。
演奏時,不能聳肩,不能低頭和搖頭晃腦。指頭,摁琴弦時,是輕輕摁住,不能摁的太死,弓毛,內外弦,轉換時,應該是在運動中,很自然的靠上去的,不能直接撞上去。
另外,二胡上,還有一個很重要的部件,就是微調,我原來不認識,在二胡直播間,問老師,你琴弦上,那個扣子,是怎么安裝上去的?哈哈,結果,把老師問懵圈了。還是,我孤陋寡聞導致的。
二胡,微調,我知道的有兩種,一種是直接安裝在琴弦上面的,一種是安裝在琴桿上面的。
二胡調音,有專門的調音器,據(jù)說,有專門的手機調音軟件,不知道好不好用,大家可以嘗試一下。
我們用完二胡,要用干凈的毛巾,輕輕擦去二胡上面的松香,還要記得把琴弦、琴弓都要放松一下,我們需要休息,二胡也需要休息。
如果,弓毛斷了,我們可以輕輕把它拉出來,用剪刀或者指甲刀,小心翼翼的剪斷,不能用手直接拉斷。
秦腔板胡和二胡,仍然是秦腔演唱時的主力伴奏樂器。秦腔板胡和二胡一樣,不只是為戲曲伴奏之用,常常被人們當做獨奏樂器使用了。
秦腔板胡,有許多著名的演奏家,我常常欣賞的是肖炳先生和冉飛先生的演奏,真是精妙絕倫。大家可以認真欣賞。
我所知道的和秦腔相關的作品:
秦腔板胡,代表曲目是《秦腔曲牌》;二胡代表曲目是《秦腔主題隨想曲》。
我認為,秦腔板胡,高難度的曲目是《秦腔曲牌》;二胡高難度的作品是《賽馬》、《戰(zhàn)馬奔騰》、《空山鳥語》;笛子高難度的作品是《牧民新歌》、《揚鞭催馬運糧忙》;古箏高難度的作品是《寒鴉戲水》、《高山流水》;琵琶高難度的作品是《十面埋伏》;嗩吶高難度的作品是《百鳥朝鳳》。
有種觀點說,鄉(xiāng)土氣息濃烈的樂器是嗩吶,我同意這種觀點,我覺得,鄉(xiāng)土氣息濃烈的樂器,除了嗩吶,就是秦腔板胡了。
二胡呢,則是更適合表現(xiàn)《江南春色》了。
二胡獨奏《江南春色》,也是一部非常不錯的作品,特別是于紅梅老師,演奏的《江南春色》更是美輪美奐。
秦腔板胡和二胡,有許多不同之處,相同之處,就是都是拉弦類樂器,都是我們民族文化的重要名片,都需要我們每個人認真學習、聆聽、教育、傳承,發(fā)揚光大,讓我們的民族文化越來越興盛,并滋潤全人類!
表述完畢,感謝大家的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