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持弓是正確運弓的重要基礎,二胡持弓運弓中,大拇指和食指靠的較近,初學者往往只注意表面的模仿,而很少考慮其力學要求,實際練琴中有時會走彎路。下面先說正確持弓的動作要領(前面已發(fā)文討論了中指和無名指,有興趣的朋友可以搜出來閱讀交流),然后再做個簡要分析。
二胡持弓參考圖
1.手指的放置
將弓根放于右手虎口,弓桿置于食指第二關節(jié)骨縫處(食指頂端的關節(jié)為第三關節(jié)),并且食指呈彎曲狀自然貼敷于弓桿。可見食指第二第三關節(jié)都是貼敷于弓桿的。
大拇指指面向下,對著食指第三關節(jié)按在弓桿上,注意讓大拇指頂端的關節(jié)基本處于弓桿正上方。手指長短因人而異,根據(jù)個人情況,可以有微小的調節(jié),切記弓根不能緊貼于虎口!見下圖
持弓時的三個關鍵作用力
2.理論分析
我們對三個力點的力分別用F1、F2、F3來表示。本文的分析就是針對F2進行的(對F3的分析前已發(fā)布)。
在豎直方向,虎口處是支點(轉軸)O,拇指向下的作用力為F2,琴筒對弓毛向上的作用力為F2',運弓時三者滿足了杠桿的動態(tài)平衡。見下圖
豎直方向上的力形成杠桿
由于運弓慢弓中力求弓毛(馬尾)作用于琴筒上的壓力F2'不變(運弓平穩(wěn)的條件),根據(jù)杠桿平衡原理,這就要求拇指下壓的力F2不斷的調控。可知運弓中拇指下壓作用力是變化的。如何完美表達樂曲中的強弱變化,和我們能否自如合理的控制拇指作用力,有著密切的關系。
3.提示
若二胡以正確演奏的放置,當把琴弓自然放下,大家都會看到琴弓會自然的靠在外弦上。這是琴弓有重力,且在這重力的分力是向外的,即琴弓有一個自然作用于外弦的作用力。而食指大拇指的作用力的第二種作用就是:控制弓桿,給以外弦合適的作用力。所以,運弓中食指失去控制,或者伸開是錯誤的。
溫馨寄語
正確持弓很重要,初學者或許體會不到錯誤持弓的負作用,隨著學習深入,樂曲難度的增大,會有難上加難之感。所以,正確持弓才有前途和潛力!讓我們共同學習和交流,共同提高!
感謝朋友們的關注和點評交流。
下一篇
怎么辨別二胡中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