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克思和恩格斯這對人類思想史上的“雙子星”,初次會面時并不愉快,而是十分冷淡,他們偉大的友誼其實始于一家咖啡館。
1844年,馬克思和恩格斯在巴黎一家咖啡館見面,咖啡氤氳中,兩人冰釋前嫌,相談甚歡,產生了無數思想上的共鳴,終于有了第一次偉大的合作——《神圣家族,或對批判的批判所做的批判》。
日前,在浦東樞紐型青年中心“社創坊”舉辦的學習讀書會邀請到了《馬克思漫漫說·政治經濟學》的作者、動漫制作人徐亮。從這個生動的故事開始,徐亮帶大家了解誰是馬克思,什么是馬克思主義,以及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進程。活動現場氣氛熱烈,用動漫的形式講述馬克思主義,新鮮感十足,讓人眼前一亮。
書中馬克思、恩格斯的漫畫形象
徐亮首先帶大家了解了馬克思其人,以及馬克思主義的構成——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科學社會主義。
為什么卡爾·馬克思與亞當·斯密只相差了一個世紀,他們卻寫出了兩種不同論點的著作?徐亮將資本主義比喻為高速發展的列車,列車的終點是懸崖。亞當·斯密在始發站就上車了,但在中途高峰的時候下了車,而馬克思則在高峰的時候上了車。馬克思與同時代人不同的遠見卓識,讓他意識到這輛列車駛向的終點是懸崖,但他提出了馬克思主義,提出了如何避免墜落懸崖。
有趣的動漫短片,加上徐亮對資本主義“高速列車”式的比喻,生動又形象,大家紛紛發出“原來如此!”的感嘆,是時代造就了卡爾·馬克思與亞當·斯密的不同。
《馬克思漫漫說·政治經濟學》書封
馬克思也曾是一位“問題青年”,還因為打架斗毆被關過禁閉。那么,他是如何完成自我轉變的呢?徐亮為大家講述了德意志版“孟母三遷”的故事。在父母的要求下,馬克思從波恩大學轉入柏林大學,這里優良的學風促成了馬克思的轉變,他還考取了耶拿大學的博士學位。
馬克思主義是馬克思和恩格斯共同開創的,為什么單以“馬克思”的名字命名?徐亮介紹,恩格斯多次就他和馬克思的關系作出說明,他自稱“第二小提琴手”,多次重申馬克思作為理論主要創始人的地位和貢獻。
講座現場
徐亮還帶領大家了解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的五大進程、三次飛躍。上海是馬克思主義理論在中國的早期傳播地,是中國共產黨的誕生地,紅色基因早已深深融入城市的血脈。今天的浦東不僅國際范與中國風交融,文藝范和煙火氣并存,紅色文化底蘊也尤為深厚。張聞天故居、反抽丁農民運動集會遺址、川沙烈士陵園……各類革命舊址、革命遺址、紀念設施正等待著人們去探索。
生動有趣的講座只是擷取了《馬克思漫漫說·政治經濟學》中的一些片段。這本《馬克思漫漫說·政治經濟學》提煉了17個馬克思的政治經濟學知識點,以漫畫形式將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具象化,為新時代新青年領略經典巨著《資本論》的魅力、學好馬克思主義提供有益素材。
該書以漫畫形式講述馬克思政治經濟學的17個知識點。
“馬克思漫漫說”是上海人民出版社全新打造的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科普品牌,其動畫第一季入選國家廣電總局2021年優秀網絡視聽作品推選活動優秀作品(網絡動畫片)。《馬克思漫漫說·政治經濟學》作為科普品牌的最新成果,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來自德國特里爾的學生貝爾特對馬克思十分感興趣,他作為國際交流生來到中國,在與化身卡通角色的馬克思、中國學生周小美、王小二、老師陸興華的互動中,逐漸了解了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的主要內容。
“學習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自然需要一個良好的載體。對于普通讀者,尤其是青少年讀者來說,實在需要一本以生動風趣、通俗易懂的方式講述馬克思主義經典理論的科普讀物。”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喬洪武認為,《馬克思漫漫說·政治經濟學》將抽象的理論用生動形象的漫畫表現出來,對于推動馬克思主義理論的大眾化來說,是一次非常好的嘗試,真正踐行了“守正創新”的新發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