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薩克斯 >薩克斯萬江獨奏(樂享藝術生活 解鎖幸福密碼)

      薩克斯萬江獨奏(樂享藝術生活 解鎖幸福密碼)

      樂享藝術生活 解鎖幸福密碼

      老年文化愛好者們齊聚一堂一展才藝。

      樂享藝術生活 解鎖幸福密碼

      業余愛好者展現出了專業水平。

      樂享藝術生活 解鎖幸福密碼

      選手們以優美的舞姿、自信的笑容傳遞老年人的精神風貌。

      樂享藝術生活 解鎖幸福密碼

      選手盛裝打扮亮出拿手“絕活”。

      樂享藝術生活 解鎖幸福密碼

      選手們以優美的舞姿、自信的笑容傳遞老年人的精神風貌。

      10月14日下午,東莞市第十屆“福彩杯”老年人文化藝術節最后一個項目器樂比賽落幕。歷時近兩個月,36個代表團、1879名老年參賽者,247個參賽節目、236件參賽作品輪番亮相,充分展現了東莞老年朋友的風采和才藝。

      有人評價:“整場文化賽事驚艷震撼,爺爺奶奶個個身懷絕技!”老年群體參加的業余文化賽事,卻賽出了專業大賽的氣勢,其參與度、關注度,超出很多人的想象。

      這場連續舉辦了10屆的“老年文化賽事”,何以得到廣大老年朋友青睞?純粹的老年群體所特有的恣意揮灑、忘情投入,豐富的傳統文化所展現的綺麗風姿、動人情韻,淳樸的民風浸潤下的濃濃感動、郁郁鄉情……這一切,都展露出當前老年群體退休生活的勃勃生機,詮釋著幸福東莞的深厚內涵。

      近日,南方日報記者在賽場內外、街頭巷尾走訪體驗,探尋這場“老年文化賽事”衍生出的一個個暖心故事。

      采寫:南方日報記者薛屏

      攝影:李家威

      賽事興盛“火”在群眾基礎

      無論從時間長度還是覆蓋廣度看,東莞市老年人文化藝術節之于東莞的老年朋友,都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

      石龍鎮中山西社區曲藝社社長殷小萍今年已是第五次參加老年人文化藝術節粵曲比賽。她告訴記者,“平時各個村的曲藝社都會互相交流,甚至是與中山、佛山等地的曲藝社交流。參加市級的比賽對我們來說是老戲迷的交流,也是一次‘大比武’。”

      粵曲比賽于9月19日開鑼,為期兩天的初賽結束后評出43個節目晉級決賽,并于21日舉行決賽。84個參賽節目里最終評出了金獎4名,銀獎9名,銅獎13名,優秀獎17名。賽場上,《賣荔枝》《夢會太湖》《昭君出塞》……來自各鎮街的老年“戲迷”同臺獻技,以粵曲這種傳統嶺南藝術展示當地老年人的風采。

      “一聲鑼響,好戲登場。這個比賽高手云集,我們坐在臺下靜靜欣賞,向他們學習。”袁群女是中山西社區曲藝社的社員,學習粵曲僅有幾年時間,今年是她首次參賽。

      “我是在家里上網課的時候對粵曲產生興趣的。之后找到我們社區的曲藝社,跟著老前輩一起學。”袁群女告訴記者,“我自己越學越有興趣,精神面貌也有很大的改變,也會叫上周圍的朋友一起來學。”

      作為曲藝社社長的殷小萍已經在為接力傳承作打算。她告訴記者,這次比賽不僅選派了曲藝社有多年登臺經驗的“老將”上場,還選出了像袁群女那樣的“年輕一代”參賽,“目的就是讓他們積累經驗,越唱越好。”

      于是,記者看到了這樣的一幕幕:50來歲的“新戲迷”和70來歲的“老戲迷”輪番登場,在場上比功力、展自信、亮風采,舞臺兩邊伴奏的“樂隊”同樣玩得起勁……

      聲樂比賽的賽場上,代代相繼的故事也在傳揚。

      張亞芹退休前是一名音樂教師,退休后隨女兒來到東莞。作為常平鎮老年大學聲樂班的老師,一有空總會和學員們一起放聲歌唱。

      “我們合唱團里很多都是從零開始的,現在看他們唱得挺好,我也挺高興的。每天跟大家在一起感覺很幸福。”她笑著說,這次帶著學員首次登上市級舞臺,只為了給大家一個展示學習成果的機會。在她的帶動下,一群退休的老年朋友奔著登臺展示的目標,趁著閑暇時間練練歌喉,每天準點錄一段練習音頻“交作業”發給張亞芹。

      “參加這一比賽成了許多老年文藝社團的傳統,他們以此為目標,在日常生活中加以練習,一有機會,便大放光彩。”主辦方介紹,“老年朋友在舞臺上的樣子年輕有活力,他們的認真態度和專業精神令人敬佩。”

      文化傳統“活”在氛圍濃厚

      來自寮步鎮的劉旭根此次帶著曲目《新霸王別姬》登上粵曲決賽舞臺。他告訴記者,作為20多年的粵曲迷,平日里經常與一班愛好者共同在曲藝社唱戲。

      “粵曲是優秀的民間文藝、民俗文化,我們從粵曲中感受積極正面的力量,每天唱戲對我們老年人的身心健康很有幫助。”劉旭根說,一起唱戲、看戲、聊天,已經成為他們老年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

      “‘多一門興趣班,少一桌麻將’,老年文藝活動在社區文明中的作用非常明顯。鄰里幾乎都是‘同學’,當然和睦。”在東城街道的東泰花園社區里,小區物業開辦了社區的老年大學,組建了舞蹈班、器樂班、書畫班等,滿足老年朋友業余生活的精神需求,將“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理念傳輸到社區的老年群體中間。

      家住東泰社區的羅蘭英到了社區老年大學后,還成了舞蹈班的舞蹈老師,并獲得了不少榮譽。“家里的小朋友也覺得奶奶很厲害。”羅蘭英說,不僅自己感覺變好了,身邊的人也覺得她精氣神不一樣了。

      在這次藝術節里,羅蘭英不僅帶領舞蹈隊隊員登上舞臺,還將把她的原創小品搬上舞臺。她笑著說:“跟大家一起每天忙忙碌碌很好玩的,我每天騎個電動車,拿著大包小包出門,有人說我每天比上班還忙。”

      記者在這些老年人中看到,越來越好的小康生活帶來的是老年朋友更寬廣的精神世界、更豐富的精神追求、更積極的精神面貌。

      在羅蘭英看來,老年大學也帶有社交屬性,“同學們上課十分認真,下課了還湊在一起討論,學校變成了交友平臺,大家一呼百應,成了很好的朋友。”

      袁艮英是東城崗貝聯華老年大學舞蹈隊的舞蹈老師,她告訴記者,此次他們帶來的舞蹈作品《啟航》講述的是老年朋友退休后融入新生活的情境。袁艮英介紹,此次參加比賽的選手學習舞蹈已經有十年時間。“她們很熱愛舞蹈,為了更好地展示自身精神面貌、講述自己的故事,這一次花了很多心思去編排這個舞蹈,積極認真準備比賽。”

      將目光轉移到器樂比賽的賽場上,選手們盛裝打扮,紛紛亮出拿手“絕活”,行云流水般地演奏《步步高》《喜洋洋》《喀秋莎》《雨打芭蕉》等經典曲目,有的大氣磅礴,有的悠揚婉轉,有的歡快熱烈……現場器樂爭鳴,韻味十足,琵琶、揚琴、手風琴、非洲鼓、薩克斯等樂器輪番亮相。

      馬俊影作為指揮帶領一群音樂愛好者共同演繹了聯奏作品《賽龍奪錦、漁舟唱晚、旱天雷》,贏得臺下陣陣掌聲。馬俊影告訴記者,他退休前是音樂老師,來到東莞后以音樂會友,帶著一群老年朋友學樂器、玩樂器。“這次比賽主要是給大家一個舞臺,有一個自我展示的空間,大家都很享受這個過程。”他說。

      長盛不衰“根”在政府護航

      “商量比賽的事?找我們鎮公共服務辦。”在場下,記者總能聽到這樣的聲音。

      舞蹈節目《萬江燈火》的17名參賽者來自南城街道。何柳是老年人文化藝術節的“老將”,參加了多屆比賽,積攢了豐富的比賽經驗。在她看來,從鎮到市里,政府“不上場但始終在場、不缺位更不越位”,為賽事的舉辦統籌協調、周到服務。

      何柳告訴記者:“街道特別看重活動的群眾性、自發性,放手讓我們自己組織表演。參賽作品的選擇很重要,我們雖然個個都是業余選手,但大家都很有舞臺經驗,也很感謝各方對我們的全力支持和信任。”

      “辦比賽,就要辦群眾喜聞樂見的比賽。”主辦方告訴記者,本屆藝術節共開展舞蹈、聲樂、粵劇、曲藝、器樂、書法、國畫、攝影等8項比賽。這些項目在東莞的老年朋友群體中有廣泛的群眾基礎,此次舉辦各類比賽是為了滿足他們的文化需求,也為老年文藝愛好者們搭建一個展示平臺,鼓勵他們“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也將他們晚年生活中的幸福與歡樂傳遞給觀眾。

      對于主辦方來說,把舞臺交給老年朋友,在后方做好賽事支撐,是對“全力做好安全‘守門員’”的清醒認知。

      這么多老年人參賽,如何保障大家安全?記者在現場看到:從辦賽之初刷身份證報名,再到場內安全提示、醫務人員駐點、調控人流量,為賽事護航。

      政府護航賽事的又一舉措是:“讓手機變成新賽場、讓直播變成新主場。”

      為了讓更多人有獲得感,9月7日,第十屆老年人文化藝術節開幕式開啟了網絡視頻直播的方式。物理意義上的“賽場”空間有限,來自各地的文藝愛好者也想一睹選手風采,“為讓家人朋友也能觀賽,我們準時準點捧著手機看直播。”一名參賽選手說,線上線下都能參與,參與感和獲得感更強了。

      “9月19日粵曲比賽初賽開鑼,我們曲藝社社員約在一起準時收看直播,在家也能欣賞,很方便。”這是東莞一名老戲迷,也是直播的忠實粉絲,幾場直播下來,每場比賽都有參賽選手焦急等待直播鏈接。

      正如一名參賽選手所說:“一下子感到被關注、被重視,覺得自己行,信心也起來了。”

      “大家在舞臺上的狀態,映射出東莞老年朋友的精神面貌。”主辦方告訴記者,“‘老年文化賽事’正是扎根在這樣充滿自信和期待的熱土上,才這么有活力。”

      專訪

      東莞市民政局黨組成員、副局長孟彥旭:

      搭建交流平臺

      滿足文化養老需求

      南方日報:請介紹本屆老年人文化藝術節的舉辦情況。

      孟彥旭:自7月份活動啟動報名以來,全市共有36個代表團、1879名老年人報名參賽,參賽節目247個、參賽作品236件。各項目按比例分別設置5%的金獎、10%的銀獎、15%的銅獎、20%的優秀獎和50%的老有所樂獎。對組織50人以上或5個項目以上參賽的團隊,給予優秀組織獎。截至目前,聲樂、粵劇、粵曲、舞蹈、器樂、曲藝、書法、國畫、攝影等8大項目已舉辦,在比賽過程中不僅賽出了水平、賽出了風格、加強了交流,更凝聚了人心、振奮了精神、激勵了斗志。

      9月7日舉辦第十屆“福彩杯”老年人文化藝術節開幕式暨舞蹈項目比賽舉行,活動當天邀請局領導致辭,并共同啟動首場比賽,現場播放老年人文化藝術節主題宣傳片。7日當天,來自東莞全市各園區、鎮街的24個代表團,約450名參賽選手相聚舞臺,用真摯的歌聲奉獻了一場音樂盛宴。

      9月15日,組織專家評審開展書法、國畫、攝影比賽等作品類比賽現場評選。比賽共收到來自東莞市各鎮街老年朋友的參賽作品236件,其中書法作品100件、國畫作品62件、攝影作品74件。這些作品均圍繞本土自然風情、歷史人文底蘊、東莞品質生活等,充分體現了東莞老年人較高的文化藝術水平和他們健康向上精神風貌。接下來將以展覽方式,注重提升展覽規格品質,讓此次獲獎作品得到“嶄新”亮相。

      9月19日—22日,我們分別開展了粵曲、粵劇比賽現場評選,來自各鎮街的老年“戲迷”同臺獻技,既讓廣大老年粵曲、粵劇愛好者互相交流、互相學習,也比出了成就感、唱出了收獲感。

      9月26日開展了曲藝比賽現場評選。來自各鎮街(園區)的12個節目輪番上演。此次大賽節目形式豐富、亮點頻現、異彩紛呈,傳統與創新兼容,呈現了快板、朗誦劇、情景劇、龍舟說唱等各種類型的曲藝節目,通過舞臺充分展現了長者風采。

      10月10日開展了舞蹈比賽現場評選,10月12日開展了器樂比賽現場評選,這兩項活動深受老年人喜愛,舉辦比賽很好地滿足了東莞老年人文化需求。

      接下來,我們將繼續為東莞老年人群體打造具影響力、傳播力、吸引力的藝術文化活動,提升全民認知度。

      南方日報:連續舉辦東莞市老年人文化藝術節,其辦賽意義何在?

      孟彥旭:舉辦老年文化藝術節,旨在為全市老年朋友搭建一個更廣闊的交流平臺,展現老年人健康生活,體現老有所樂、老有所學、老有所為的精神風貌,是我市應對人口老齡化的積極舉措,有利于踐行積極老齡觀、健康老齡化理念,不斷滿足老年人個性化、多樣化的文化養老需求,體現文化自信,彰顯文藝力量;有利于營造敬老、愛老、孝老的良好社會氛圍,在為民辦實事實踐中促進老年友好型社會建設。

      在這次比賽里,我們看到各社區、村居中的老年文藝愛好者自編自排自演節目,在弘揚傳承傳統文化的同時,豐富了廣大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不斷提升他們的幸福感與獲得感。我們也將搭建展現風采和體現自我價值的舞臺,將優秀作品進行匯演展示,展現老年人健康生活、積極向上精神風貌。

      我們常說“莫道桑榆晚,為霞尚滿天”。隨著社會進步和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廣大老年人已不再單純滿足于“老有所養”,而是追求“老有所為”“老有所樂”。我們應當看到,現實中,一些養老服務雖然能夠滿足老年人生活起居的基本要求,但在“精神養老”方面做得還不夠,接下來我們也要積極行動、主動作為,在“老有所樂”等方面繼續努力,并聚焦老年群體的精神文化生活,加強“老有所樂”平臺載體建設,讓廣大老年人的生活過得更加有滋有味、豐富多彩。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香蕉一区二区精品视频| 国产综合精品一区二区| 狠狠综合久久av一区二区| 久久久久国产一区二区| 午夜在线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99视频精品一区|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88| 亚洲午夜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中文字幕无码一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 麻豆va一区二区三区久久浪| 国产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人妻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亚洲国产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在线观看 | 久久久精品人妻一区二区三区蜜桃 | 亚洲乱码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av片 | 少妇激情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 女女同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日韩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2018高清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影院|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av中文一区二区三区桃花岛|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三区熟女|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本中文|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www| 国产熟女一区二区三区五月婷| 精品在线视频一区| 久夜色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在线一区二区综合免费视频| 免费日本一区二区| 人妻在线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美女福利视频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