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霜寒露冷,層林盡染。北京地區各博物館將在十一月推出各式各樣的社教活動。伴隨著美麗賞葉季的來臨,讓我們一起感受博物館里的知識與力量吧!
此外,您可訂閱上方“2023年北京地區博物館展訊和社教活動信息”合集了解當月新展、各項正在開放的展覽信息。
溫馨提示:請根據當前博物館開放要求,自覺維護參觀秩序。詳情及具體活動時間請關注各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中國工藝美術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館
1.二十四節氣系列研學——立冬篇
活動時間:11月4日
活動地點:館東側青少年活動中心
活動簡介:二十四節氣系列研學——立冬篇
參與方式:通過“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此為收費項目)。
2.遇見非遺——晉中系列社教活動
活動時間:11月4日、11月11日
活動地點:一層多功能廳
活動簡介:邀請晉中非遺傳承人參加兩場“遇見非遺——晉中系列社教活動”。
參與方式:通過“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官方微信公眾號預約(此為收費項目)。
3.蘇州非遺展演體驗活動
活動時間:11月18日-12月10日(每周六、日)
活動地點:館二層中央大廳、一層多功能廳、四層青少年活動中心
活動簡介:蘇州非遺項目及傳承人開展蘇州非遺展演體驗活動,涉及非遺項目包括:昆劇經典折子戲、江南絲竹、錫劇經典折子戲、傳統經典評彈、獨腳戲、蘇劇經典折子戲、蘇繡、蘇扇、桃花塢木版年畫、珍珠制作技藝、旗袍(盤扣)、劇裝戲具、泥塑等。主要內容包括非遺項目文化知識的普及、展演展示和體驗環節。
參與方式:詳情請關注“中國工美館中國非遺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中國園林博物館
1.指尖上的園林藝術(主題創意捏塑)
活動時間:11月4日
活動地點:北京市豐臺區射擊場路15號
活動簡介:結合全年七個傳統節日、24節氣及四時景觀,引導帶領學生走入展廳與展園,探索挖掘不同節日節氣中園林代表性植物及蘊含的植物文化,通過實踐捏塑的方式,學習傳統文化、園林文化、植物文化。
參與方式:現場直接參與。
2.見微知“筑”(園林建筑拼插體驗)
活動時間:11月5日、11月12日、11月19日、11月26日
活動地點:北京市豐臺區射擊場路15號
活動簡介:結合園博館特色室內展園蘇州暢園,通過園林建筑微縮景觀拼插體驗,讓同學們從多維度了解蘇州園林的建筑特征、美學精髓,在拼裝過程中近距離學習古建結構,感受古建筑的形態之美、色彩之美,并結合實地了解蘇州園林的營造之美。
參與方式:現場直接參與。
3.園林版畫印痕美
活動時間:11月11日
活動地點:北京市豐臺區射擊場路15號
活動簡介:版畫是園林獨特的藝術體現,園林版畫通過點、線、面的交融與組合,記錄下園林不同的風貌與藝術特征。活動結合園博館特色展覽陳列圓明園全景立雕與固展陳列圓明園銅版畫,引導學生多面了解中國皇家園林圓明園的歷史背景、文化內涵及藝術特色,同時,結合版畫的工藝特點,印制一幅獨特的園林主題版畫,探尋園林中的版畫之美。
參與方式:現場直接參與。
4.傳統香文化體驗
活動時間:11月18日
活動地點:北京市豐臺區射擊場路15號
活動簡介:“椒蘭芬茝,所以養鼻也。”古代文人用芬芳的味道比喻美好的品德和君子高潔的德行,此外,芳草、芳香還有著禮儀的作用,因此,在中國古典園林和文人的園居生活、文人雅集之中,傳統香文化常常與居園者的文化生活相伴相隨。活動結合園博館館藏文物漢代狩獵紋陶熏爐,逨鼎、《香山九老圖》等主題展品,帶領學生共同探索古典園居香境的歷史人文和文人的精神世界,結合手工香品制作,感受園林承載的嗅覺人文內涵和禮儀文化。
參與方式:現場直接參與。
5.“品自然之韻創園林之美”創意壓花活動
活動時間:11月25日
活動地點:北京市豐臺區射擊場路15號
活動簡介:植物是大自然的精靈,是園林的生命的體現,活動將自然界中的花、葉等材料巧妙構思,利用大自然媒介的色彩、質感、形態,經過藝術設計、剪切、粘貼的方式進行美的創作,感受構圖中的自然美。
參與方式:現場直接參與。
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
1.《來考古》系列課程
活動時間:11月7日、11月14日、11月21、11月28日
活動地點: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
活動簡介:在人大附中航天城學校開展的以“考古”為主題的高中系列課程,是在《來考古》初中篇系列課程的基礎上,進行更系統更專業的內容講解。課程從考古是什么、考古干什么,為什么考古這三問開始,帶領學生認識考古。來考古課程除四節考古工作基本知識課程外,還設置兩節體驗課、四節以考古出土文物為主線,講述相關知識點的課程。
參與方式:線下。
2.“考古進校園”系列課程
活動時間:11月3日、11月10日,11月17日、11月24日
活動地點:北京市廣渠門中學
活動簡介:北京考古遺址博物館結合遺址類博物館的優勢,拓展、創新博物館教育功能,有效銜接學校課堂教學和學校選修課教學服務需求,在北京市廣渠門中學開展了以“考古”為主題的系列課程。課程從考古是什么、考古干什么,為什么考古這三問開始,帶領學生認識考古。通過展現考古現場,實物演示,圖畫再現,視頻渲染,語言描述等方式,結合學生實際、教學內容、班級特點講述考古課程。來考古課程除四節考古工作基本知識課程外,還設置有兩節體驗課,四節以考古出土文物為主線,講述相關知識點的課程。
參與方式:線下
北京天文館
1.天文小講堂
活動時間:11月周末
活動地點:B館二層中廳
活動簡介:“天文小講堂”活動采用科普講座形式,圍繞特定天文主題展開講解,為公眾答疑解惑。本活動曾被認定為2022年京韻特色社區教育示范項目,曾獲評北京市2020年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參與方式:面向全年齡段,無需單獨預約,可直接參與。臨時調整,以場館內服務臺公告為準。詳情請關注“北京天文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2.天文小姐姐之巧手學天文
活動時間:11月周末
活動地點:B館二層中廳
活動簡介:“天文小姐姐”系列活動是北京天文館推出的一項線上品牌活動,通過科普短視頻形式普及天文知識。為增強體驗感,滿足觀眾與天文小姐姐面對面交流互動的需求,特開展“天文小姐姐之巧手學天文”線下體驗活動。
參與方式:面向全年齡段,無需單獨預約,需在現場工作人員引導下有序排隊參與。臨時調整,以場館內服務臺公告為準。詳情請關注“北京天文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北京汽車博物館
1.玩轉汽博館之展區微課堂
活動時間:11月周末
活動地點:四層進步館發動機之旅展區
活動簡介:展區微課堂包含“小汽車大世界”“車標中的動物小伙伴”“汽車的模樣”“汽車安全小達人”“無人駕駛”等精彩課程,每周隨機進行授課,讓來館青少年、親子家庭了解汽車技術、文化、安全相關知識。
參與方式:面向全年齡段,無需單獨預約,可直接參與。詳情及具體講解安排請關注“北京汽車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2.玩轉汽博館之展區專題講解
活動時間:11月周二至周五
活動地點:四層進步館
活動簡介:展區專題講解包含“發動機之旅”“安全性能試驗室”“汽車設計”“汽車賽事”等內容,讓來館觀眾了解汽車技術、文化、安全相關知識。
參與方式:面向全年齡段,無需單獨預約,可直接參與。詳情及具體講解安排請關注“北京汽車博物館”官方微信公眾號。
姜杰鋼琴手風琴博物館
助老惠民活動
活動時間:長期有效
活動地點:北京市姜杰鋼琴手風琴博物館及姜杰鋼琴門店
活動簡介:自重陽節日起,每周一至周五(10:00-16:00),60歲以上老年人持有效身份證件到店可以享每天一小時免費琴房練琴時間。(自主練習,每間琴房限入一人,嚴禁任何形式的線上線下教學行為,詳詢店內。)
參與方式:到店出示證件即可。
資料來源:北京地區各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