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結絲社,月必三會之。
愛立琴盟,約有常期,
動操鳴弦,自令眾山皆響。
但識琴中,無勞弦上,
既調商角,翻信肉不如絲。
——張岱《絲社》節選
余初秋亥時,涼亭浮白,夜雨芭蕉,
三五佳友,于云山而聽琴。
蘇門弟子引玉,境入羲皇,
靜默輪番登臺,無雜談笑耳。
末了以孤影遙吟驚夢,
元徽既成,靜擾一榻琴書。
友人恣意不拘,或倚琴堂,或盤于草團,
雨疏風驟間,歐陽懿以泛音始《憶故人》,
室內滿屋煙霞,興何賒,
青山不減,白發無端,
路漫漫,云樹杳,地天寬。
疊嶂層巒,虎隱龍蟠,故人何處?
空留韶光,流水咽斜陽。
琴人、書畫家—歐陽懿
世事永無常,俱是觸景而生,
便又撫《良宵引》,隱去落寞而清談。
是曲雖小,而義有余,
自隋朝問世,為《四庫全書》所收唯一明代琴譜,
雖指法簡便,然節短韻長。
吳江楓落,楚岸霜橫,
歐陽之琴色,唯清靜而概。
杖策招隱士,荒涂橫古今。
白云停陰岡,丹葩曜陽林。
非必絲與竹,山水有清音。
弱葉棲霜雪,飛榮流余津。
——《招隱》句選
中國人文家具文化研究學者—馬書
西晉左思(字太沖)見天下混濁,
將招尋隱者,欲退不仕,乃作《招隱》,
馬書之《招隱》,狷介必現。
本曲為西晉文學家左思所作,
其《三都賦》曾令洛陽紙貴。
賈謐被誅,左思退隱,專意典籍,
后齊王傳召,辭疾不就,遂作《招隱》。
馬書奏本曲,指法冷韻堪賡,清名可并,
不事王侯、無道則隱,
何必固作千年事,
終了寧知百歲人。
隱于云山,分香幽室,足覺韶光可貴,
馬書再彈《山居吟》而合眾人心意。
是曲者,宋毛仲翁所作,
其趣也,巢云松于丘壑之士。
大山為屏,淸流為帶,
天地為廬,草木為衣,
此皆取之無盡,用之無竭者也。
原來姹紫嫣紅開遍,
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良辰美景奈何天,
賞心樂事誰家院。
朝飛暮卷,云霞翠軒,
雨絲風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牡丹亭·皂羅袍
不到園林,怎知春色如許?
悠悠煙水,澹澹云山,泛泛魚舟,閑閑鷗鳥。
憑虛敞閣,是夜微涼,終將散場。
程因隨即清唱昆曲,歐陽搏拊琴瑟以詠,
游園驚夢,終不過情之一事,能翻覆生死。
馬書程因,皆彈《梅花》,
前者仙風和暢,萬卉敷榮,
后者如煙寺晚鐘,平穩舒緩,跌宕起伏。
曲調現初冬時景,冷霧彌漫,梅樹隱約隱現之境,
明暗轉換間,梅花寒香如嗟如砌,
清越的泛音,
奏出晉人之曠達、磊落,卻不著形跡。
此曲,亦名王妃引,
桓伊善三弄笛聲,
一日遇諸途,即洽傾蓋之歡。
子猷曰,聞君善于笛,愚竊愿聞。
桓伊出笛吹三弄梅花之調,高妙絕倫,
后人入于琴,其音淸爽,
有凌霜之趣,非有道者莫知其意味也。
在斯一室間,生出幻境也,
曲音終了,不若問剪清風,
便知聚散終有時,各自歸去矣。
視頻丨云山琴況·馬書《梅花》
文字丨李仕
圖片及版面設計丨Supi、曉欣
出品及版權所屬丨不礙云山
-往期回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