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邊的二胡聲
風兒吹過,我的耳邊又響起了那熟悉的二胡聲。
——題記
【在簡單的記敘中確滲透了深沉的情感】
小時候,每次放假去姥姥家,沒進門,便能聽到那聲聲二胡拉出的曲子。不用猜就知道,那是姥爺在拉二胡。這時,我便會輕手輕腳地走上去用自己的小手捂住姥爺的雙眼,笑著,讓他猜猜我是誰。而現在,再去姥姥家,那能拉出美妙曲子的二胡,卻被包上了布,掛在了墻上,上面布滿了灰塵,而那拉二胡的人,也不在了。
【小時候聽姥爺拉二胡,動作描寫生動地表現了“我”與姥爺的親密情感,現在二胡掛在墻上,突出了“我”對姥爺的思念。“布滿了灰塵”這一細節更加了傷感的感情。】
姥爺在的時候,他坐在床邊拉二胡,一只手靈活得就像一只小燕子一會飛兒到弦的上面,一會兒又飛到弦下面,另一只手拿著桿在二胡身上拉著。也真是奇怪了,就這樣一拉一拉中,二胡就乖乖地唱出了好聽的聲音。這時姥爺一只腳輕輕踏著地板,打著節拍。他微閉著雙眼,搖頭晃腦,像個神仙似的。看著姥爺的樣子,我也想拉拉二胡,也感受一下那做種神仙的感覺,于是我趴在姥爺的撒著嬌要姥爺教我。姥爺終究是拗不過我的,我高興拿著那個桿,拉來拉去,但那聲音并不美妙,倒像是要把二胡拉斷一樣。于是我便嘟著嘴,坐在一旁,耍起脾氣來了。這時姥爺便用手拍拍我的頭,笑呵呵地說:“怎么耍脾氣啊,這可不行,來,再試一次。”于是,姥爺壓著弦,我再試,二胡發出了優美的聲音,我咧開嘴笑了起來,于是,以后每次姥爺拉二胡,總是會看到我搗亂的身影。
【“我”看姥爺拉二胡很享受,也想拉一拉,在姥爺的幫助下,“我”也拉出了好聽的聲音。對爺爺拉二胡的神態和動作描寫得很細致,突出了姥爺拉二胡時的陶醉。“我”和姥爺撒嬌也生動地突出了姥爺對“我”的疼愛。】
姥爺走的前一天,我本想去姥姥家,再給姥爺用二胡拉一曲并不好聽的曲子,讓他燃起生的希望,快點好起來。可第二天當我再去的時候,家里只有姐夫和姥姥。他們都面色沉重,眼睛紅紅的,此時的我雖然還小,但是也知道了結果。我悄悄走近姥爺的房間,把門鎖好,忍了半天的眼淚便像斷了線的珍珠,不停地流了下來。我坐到姥爺曾經坐著的地方,看著這個房間,姥爺,你不在了,以后誰來陪我玩游戲?誰陪我一起演奏二胡?誰會在因為我拉不好二胡的時候鼓勵我?姥爺,你為什么不多等我一會兒?為什么連讓我給你演奏的機會也不給我?
【詳細地描寫了“我”坐在姥爺的房間里的心理,突出了“我”因姥爺去逝的傷感。】
從那一年以后的每一個中秋、春節,晚上我都會在被子里默默的啜泣,我想著與姥爺在一起的點點滴滴,在心里祝福那個我逝去的親人。
【補充交待了“我”為姥爺祝禱。】
一陣秋風吹過,身邊的枯葉隨即旋轉,我蹲在地上感受那迎面吹來的風,它就像那一首首姥爺與我合奏的曲子,傾注在我的耳朵里,我的心里,我又一次聽到了耳邊熟悉的二胡聲………
【回到現實中,用身邊景物的描寫表達了“我”對姥爺的思念。語言生動含蓄,主題突出】
點評:一、本文把對姥爺的思念寄托在拉二胡上,感人至深。二、描寫細膩,讓人如聞其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