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識別二胡的方向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識別二胡的方向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二胡是上半段和下半段一起配合弓弦發聲的。
二胡發音是由于琴弦的振動。琴弦的振動是由于弓毛撥動。弓毛對琴弦有作用力,先是貼弦力,弓毛擊打琴弦,就像揚琴的小錘擊打揚琴弦一樣。再一個力就是靜摩擦力,當弓毛與琴弦間有相對滑動趨勢時,弓毛就會對琴弦作用靜摩擦力。靜摩擦力和貼弦力作用在同一點,方向互相垂直,這二力的合力便是撥動琴弦的力,琴弦就是在這個(合)力的作用下振動起來。
很愿意幫助您解決問題,我是一個二胡老師,我有一位60歲的學生開始有和您類似的問題,可以很負責的告訴您與個人身體因素沒有關系。
首先第一點大拇指不管換不換把都不能夾琴桿,第二虎口與琴桿接觸的部位應該是不會出汗的地方,一開始可以用爽身粉之類幫助找感覺協助換把完成,長久練習后您應該能找的到那個不會出汗的點。
您可以手心向下握拳(因為與握琴桿時方向接近),當手出汗后松開感覺那個點事不會出汗的,在練習的時候盡量用那里。
展開全部 不改變運弓方向,用一弓奏出兩個音高相同的音符,有多種方法可以實現,具體運用哪一種方法應根據樂曲的表達需要來確定。下面以1 5弦的5 5為例來說明:
1、斷弓。拉完第一個5弓子略為停頓,保持運弓方向、力度不變,再接著拉第二個5。停頓時間 根據樂曲的速度、時值來確定;2、換弦。拉完外弦空弦5,保持運弓方向、力度不變,四指按壓內弦的5,但弓毛換至內弦奏出。3、連頓弓。保持運弓方向、力度不變,有彈性地奏出兩個音符。在《節慶》(2 6弦)這首曲子里,要求一弓拉完16個音符。4、拋弓。弓子上抬順勢砸向琴筒,利用弓桿彈性,弓毛在琴弦上兩個或三個5。
你好,二胡這種4個相同的音擺在一起的拉法通常不外乎4種:
一:4個音擺在一起,下面加了一條線,拉時就用分弓,分弓就是用琴弓拉時,一音符左,一音符右,共來回4下即可。一般拉四音符分弓基本上是快節奏的時候,名曲據多。演奏時一般第一個音拉重一點,強調音頭,清晰度和顆粒性突出些。
二:4個音雖擺在一起,但前后中間有兩個頓號隔開,懂簡譜的就知道,下面一條長橫線下又加了兩條小線,這時4個音符中把第一三音符拉長些,二四音符拉短些,但4個音拉的總時間一定要符合時值,節奏。當然還有另外的情況,這里也說不清楚,要結合譜才行。
三:4個音符連頓弓。就是音府下面有四個黑色實心三角形,拉時用弓短促地擦弦,瞬間加重用力點,有停歇頓挫的感覺,當然右手握弓時食指中指要技巧地配合。
四:跳弓。這是稍高一點的技巧,音譜與上述第三點一樣,但譜中會強調用跳弓演奏,速度快的連頓弓就經常要求用跳弓甚或輪弓演奏,用跳弓演奏比分弓演奏好聽得多,更有彈性。如名曲“戰馬奔騰”、“一枝花”中都有。慢一點的頓弓如“江河水”、長城隨想中“英魄祭”等曲中都有,一頓一哭泣,半秒淚雙流。
據我目前了解的4個同音奏法就這些,可能還有些適合其它技巧演奏的例外,或一時沒想到的,需閱譜才發現得到。有待于高手們補充,賜教。
二胡四個相同音怎么拉?
1??二胡譜上出現四個音符相同多為四個十六分音符如: 5555丨這音符上方沒有連弓符號,下方有兩杠,這叫十六分音符,就用分弓,根據時速,從慢到快,最后練成 富有顆粒性的快弓,可四個音一拍一個重音,也可八個音兩拍,奏出一個重音。
2??丨55 55 丨這種每兩音為一拍,每個音叫八分音符,上面沒有連弓符號,可用中弓拉推拉推四個分弓完成。
3??如果5555上方有連弓符號,并有黑三角,一定是弓子向一個方向連拉或連推,這叫連頓弓。
4??如果55 55丨上方有連弓符,而且每個音符上方有一短橫,這叫連斷弓,就是音與音之間有一小的中斷感,也叫保持音。
5??象??這種數小節有相同的7音,開頭強后突弱,這幾節全用分弓,第拍中一個八分音符,兩個十六分音符,后三拍可見裝飾音6,用15弦演奏,一二指按住外弦上把,只松開二指分弓就可奏出。
謝謝你的閱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識別二胡的方向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識別二胡的方向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