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時分,游客們總能看到一位衣袂飄飄、面帶薄紗,背著一把二胡的姑娘,走在紅街街頭,仿佛一位仗劍走天涯的女俠客。
7月16日,這位這位神秘的“小姐姐”接受了華商報二三里資訊專訪,我們一起了解面紗與琴聲背后的她。
“我是個地道的延安娃”
去年6月25日,“女俠客”在延安紅街拉響了第一首二胡曲《賽馬》。此后時間允許,她都會來紅街在抖音上直播拉二胡(抖音賬號“紅街二胡兔兔”)。紅裙飄飄、薄紗遮面的標志性裝扮,配上美妙琴聲和紅街巍峨建筑,她迅速在抖音平臺走紅,網友親切地稱呼她為“紅街二胡小姐姐”,一年時間,200余場直播,收獲103萬粉絲,她成了延安紅街的網紅。
“紅街二胡兔兔”名叫李卓恬,一個地地道道的95后延安女娃娃,自幼學習二胡,本科與研究生均畢業于西安音樂學院。去年研究生畢業后,她放棄大城市工作機會,回到家鄉延安。
與同學們選擇去大城市工作相比,李卓恬的這個選擇顯得獨特另類。對此,她對記者解釋,“網友說看了我在延安紅街的二胡直播,想來延安,也有咱們本地網友說延安需要這樣的年輕人,我就覺得自己應該留在延安,為家鄉做點事情。”
請記住琴聲,而不是我的容顏
隨著“紅街二胡兔兔”的熱度越來越高,網友的好奇心越來越強:兔兔為什么總帶著面紗?為什么在紅街拉二胡?甚至有數十萬網友公開喊話:“摘下面紗,我們要看看你可愛的臉。”
“其實并沒有大家想得那么復雜,我有正式的工作,都是下班以后才來拉琴。不希望因為這個給我所供職的公司造成不必要的困擾、給我的家人造成困擾,我只是想踏實拉琴。”面對網友喊話,李卓恬淡然地說,“相比于容貌,更希望大家關注琴聲,關注我的家鄉延安,關注像我一樣留在家鄉或者回到家鄉的年輕人,關注我們的夢想與追求。”
用二胡表達家鄉
6月11日,“紅街兔兔和她的朋友們”線上音樂會,合奏、獨奏歌曲共16首直播4個小時,二胡合奏《賽馬》、《鐵血丹心》、《我和我的祖國》、民歌合唱演奏《山丹丹開花紅艷艷》、《羊肚子手巾三道道藍》等眾多膾炙人口的曲目,通過紅街兔兔和她的小伙伴們精彩演繹,讓眾多網友見證到了一場別開生面的延安紅街音樂會。
“從6歲開始學二胡到現在有20年的時間了,拉琴于我而言,就如吃飯喝水一樣,早已融入到每天的生活中:在校時,每天練習四五小時;現在每天拉琴一兩個小時;如果是準備音樂會的話,每天至少要練琴8小時以上。”談到此次線上音樂會,李卓恬表示,因為喜歡民樂,自己從不認為練琴辛苦,今后可能會考取二胡專業博士學位。
此次音樂會,吸引了天南海北的網友們在直播間觀看,有不少粉絲親自來延安紅街現場支持,“記得音樂會結束后已是晚上十點多鐘,遇到一位當天從甘肅專程來看我音樂會的粉絲,第二天他還要上班,與我合影留念后只能連夜趕回去。”
在李卓恬的抖音賬號首頁“紅街二胡兔兔”介紹:來延安紅街,你要是餓了,我拉一首二胡給你聽。這個延安姑娘用二胡講述延安故事,用二胡為家鄉代言,一年時間抖音發布139個作品,她用實際行動做出了生動實踐。“剛開始賬號只有幾千粉絲,直播到半個月時粉絲近10萬,如今賬號已經破百萬了。”作為延安的‘網紅’,李卓恬的視頻顯然契合了時代潮流,很多網友在評論區也表示,有機會一定回到延安紅街,親眼看看紅街兔兔的廬山真面目,也想來到自己心之向往的革命圣地延安一探究竟!
兔兔表面柔弱,但內心堅強,有時既要拍攝又要錄音,一整天都顧不上吃飯,遇上直播,要到結束才能吃飯,直播時嗓子干得實在難受,也不能喝水,只能咳嗽幾聲,咽口吐沫,然后接著播。冬天在滑雪場拍攝,摔倒好幾次仍堅持拍攝、錄音,晚上直播手都是抖的,就這樣她也堅持給大家拉琴。抖音粉絲“水心如鏡面”說,有場主題直播她播了兩個半小時也拉了兩個半小時的二胡,手磨起皮、人都累虛脫了,回家還堅持做ppt到凌晨。兔兔做事都是全力以赴,她用二胡為紅街代言,用行動為家鄉宣傳,她是網紅圈的好榜樣!
如今,追逐“國潮風”已成一種群體性文化心理,喚醒了年輕人潛在的文化自信力量,大家自發地社交分享也是自然而然的事情,因此,李卓恬在紅色旅游景區延安紅街以拉二胡的“女俠客”形象獲得了眾多網友喜歡,也將民樂以喜聞樂見的方式分享給大家,為這位回到家鄉、扎根家鄉、宣傳家鄉的延安姑娘點贊!
華商報記者賈令偉編輯馬娜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