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寒陽教授說:“揉弦是演奏者內心樂感的一種自然流露,在演奏時,揉弦都是下意識的動作,沒有人想著動作去揉弦的,而是要想著聲音去揉弦。”
經常有同學問到我揉弦的問題,主要是覺得揉弦太難把控,學起來有難度,在這里我專門開一篇關于揉弦的文章,希望能幫助到大家,祝大家早日能運用自如。
揉弦是二胡演奏的基本功之一,也是最常用的一種技法。揉弦的好壞直接關系到音色的美感和二胡的表現力。對自學的人來說,揉弦又是一個較難掌握的技巧。二胡的教材,以及視頻教程對揉弦的講解又過于簡單。揉弦又是一種既有章法又無定法的技巧,還有些說不透的內涵。我雖然苦苦思考、笨笨地練習,至今也未吃透揉弦的奧妙。在這里,僅把自己的思考與些許體會整理出來,與朋友們共同討論。
揉弦的技術形式主要有滾揉、壓揉、摳揉、滑揉四種。它們分別具有不同的形式和使用功能,是左手基本動作進入藝術表現所必需的、重要的技術儲備。
從技術功能來看,與非常態揉弦動作相比,它的弦上動態會使靜態的力得到相應的調節,產生相應的緩解。從表現功能來看,揉弦的動作不是簡單的動態裝飾,而是需要以內心歌唱作為依托,它是一種對音樂的原始沖動具有激適功能與裝飾性的技巧,能夠為平直的音響生成動感、趨勢、語態、情態與活力。下面將分別分折滾揉、壓揉、摳揉和滑揉四種不同形貳的揉弦。
二胡滾揉
(一)滾揉在技術結構中的位置與意義:
在揉弦類技法中,滾揉堤是使用最廣泛,適應性最強的一種形式,它不受音位變化,指序變換,動作框架變換,動作交接以及右手動作形式變換的制約,技術條件和使用條件都具有相當的自由。滾揉產生的音波具有舒展、平緩、溫雅、柔和的特性。一般情況下,它沒有特別的或者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特性,而是乆相對寬泛的適應性,融入作品的風格中。滾揉的動作采用揉弦指的第一指節作屈伸功能,在掌部的主動作用下完成。
屈伸功能完配合掌部作上提下擺運動,手掌上提時,帶動揉弦指的第一關節變直,從而發出比音準基線略低的音,手掌下擺時,帶動揉弦指第一關節彎曲,從而發出比音準基線略高的音。滾揉動作進行中,揉弦指第一關節不能出現反彎現象,以保證在動作進行過程中能夠合理釋放自然臂重。
(二)動作框架
與基本按音動作相比,肩部、臂部框架的穩定支撐功能更為突出。
1、一般情況下,臂部不能有上下擺動動作,腕部也不能有上下擺動,腕部只是揉弦動作的“軸”,但要松馳。
2、小指不可能釆用完全的滾揉,因為小指按弦時手指是伸直的,第一關節是不彎曲的,所以小指是滾與壓相結合的揉弦。
3、滾揉從動作方式來看,它屬改變弦長而發出音波的一種方式。
(三)動作幅度
動作幅度與音波的形態、情緒的傾向以及音樂的變化直接相芖,共同受制于作品的需要。
(四)動作速度
手指屈伸動作的速度決定音波的疏密。在音樂表現中,音波變化的疏密與幅度同樣具有情態功能,但是兩者之間沒有必然的相互制約關系。
二胡壓揉
1、壓揉在技術結構中的位置和意義
壓揉產生的音波具有緊張、深刻、蒼涼、凝重等力度大的特征。
一般情況下,它沒有特別的或者特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特征,而是以相對寬泛的適應性,融
2、壓揉的動作形式與特征
在實際使用中,壓揉的動作可以采用掌部的屈伸即上提下擺的動作。這一功能動作與滾揉的動作功能部位相同,以腕關節為運動”軸”,揉弦手指不做屈伸即上。
壓揉是利用手掌的上下擺動,帶動手指對琴弦產生輕重不同的壓力,來改變弦張力而發出音波的一種揉弦方法。在壓揉時,手指的按弦音位應該略低于音準基線,它的第一個動作和滾揉相反,是手掌下擺,帶動手指對弦壓力加大,使發音從略低的音經過音準基線至略高的音;第二個動作是手掌復原,手指對弦壓力減小,使發音經過音準基線回落到略低的音。在壓揉時,左手的動作和滾揉是相似的,所不同的只是手指的第一關節沒有屈伸運動,指尖也不在弦上滾動,手掌上下擺動的力量均化作手指的壓力作用于琴弦。純粹的壓揉發音較為緊張,力度較大,有一定的深度,但缺乏滾揉的優美和流暢。因此,在實際演奏中,除了樂曲的特殊需要外,常將壓揉和滾揉結合起來使用。因為在演奏方法上,這兩種揉弦都是以手掌上下擺動來帶動手指運動的,所以在動作上并沒有矛盾。我們以壓、滾成份相等的揉弦為例:手指按音準基線,第一個動作,手掌上提,手指第一關節伸直,觸弦點滾至指面部位,手指對弦沒有加壓,此時發出比音準基線略低的音;第二個動作,手掌下擺,手指第一關節彎曲,在觸弦點滾至指尖部位的同時增加對弦的壓力,發出比音準基線略高的音;然后在回復第一個動作時撤去
二胡摳揉
一、摳揉在技術結構中的位置和意義
一般情況下,它根據樂意的需要而采用這種特定的探弦方法而達到樂曲的情緒和意境的需要。
中國二胡的形制和構迼決定了二胡許多在小提琴所沒有的技法,是對二胡表現特性的豐富與補充,同時也是對其風格適應性的強化基礎。
摳揉的動作能夠根據需要而改變音過程的剛性,使弦的張力變化達到最大值,它是音響所獨具的緊張與張力,是其他揉弦方式無法取代的。
二、摳揉的動作形式特征
(一)參加動作的部位功能
在摳揉動作中,以掌指關節為運動”軸”,以手指對弦形成一種握持力(俗稱抓力),使其對弦產生一種較大的張力,這樣一握一松會產生弦的張力變化。
常態按弦不允許手指在弦上人為地加力,而摳揉就是靠手指以掌指關節為運動“軸”快遞對弦一壓(抓弦)一松。
二胡滑揉
一,滑揉在技術結構中的位置與意義
與滾揉、壓揉、摳揉動作相比,滑揉的技術方式與音響同時兼有揉弦和行腔的特性。
滑揉的音波形態帶有獨特的腔韻及律動的特性,它在很大程度上改變了音的余音形態,使音在?長過程中帶有特定的音態功能。完成動作的技術條件與前幾種揉弦方式有看較明顯的差異。
滑揉在二胡揉弦中的應用比較特殊,多用于某些地方風味濃郁的樂曲中。如河南、山東等風格。
滑揉的動作能夠為音符定性,使它們成為情態音、意態音和韻態音。
二、滑揉的動作條件和技術方式
(一)小滑揉
肩部、臂郗、肘部、腕部穩定支撐,為左手滑揉動作提供框架,掌部呈上提下擺動作狀,上提時帶動手指向上滑移,下擺時帶動手指向下滑移,滑移的距離與音準基線成小二度音距。
(二)大滑揉
改變左手常態定位框架,而是將整個右臂抬高(此時大臂與右體側大致成將近90度角,小臂、腕部與琴桿成90度的角),手腕、虎口要相當放松,肩部穩定支撐,全臂大幅度的上下擺動而帶動手指在弦上作快速滑動,上下滑動的距離與音準基線成小二度以上音距。
滑揉的音波形態主要應當考慮與音樂作品美學風格相關因素。除了具有常態的揉弦功能之外,滑揉的音波還具有以下特殊的表現功能。地域的風格表現。滑揉用于表現不同的地域風格,比如河南、山東等地區的音樂,左手有時所采用的潤飾方式與別的地方音樂左手采用的潤飾方貳是不同的。而滑揉作為重要的表現形式,其音波形態的特征對作品的總體風格具有特殊的彰顯功能。
與行膣技法的復合組合。滑揉與甩腔結合運用,是一種獨具表現功能的潤音形式,與一的滑揉動作相比,帶有腔韻的滑揉,在風格性方面更為鮮明、具體,在惰態方面更為貼切、夸張、直接和富于表情。
到此為止,二胡演奏學習中的四種基本揉弦方式已全部分析完了。
單一的上提下擺速度變化不改變手指屈伸的功能部位。音波同時帶有幅度與密度的變化,需要隨時調整與幅度變化相關的技術條件。
多種揉弦技巧結合產生的效果
在演奏時,我們不應該僅用一種揉弦方法來表達樂曲中所蘊含的感情,而更多的是應將兩種甚至多種揉弦結合在一起,以達到更好的效果。例如,揉壓結合就是常用的方法之一。由于二胡沒有指板,所以在滾揉時是一定會多少帶有點壓揉的成分,這是自然“帶”出來的,不能算“揉壓”結合。其實揉壓結合主要是應用于江南風格的樂曲中,即它比滾揉多了點壓的成份,但又比壓揉多了點滾得成份。揉壓結合的揉弦,聲音的質感更強烈,這種特殊的演奏方式再與加花技巧相結合,就奠定了濃郁的江南風格樂曲的基礎。
在了解和掌握了諸多揉弦的方法后,如何恰到好處地運用這些方法至關重要。此時我們不應該見到長音就揉,短音就不揉,否則音樂豐富的情感也無法正確的表達出來。揉弦并不是只有長音才需要的,有時在短音上揉弦會表達出一種靈巧的效果。正確的做法是,我們應根據樂曲的內容加以變化,音樂才會顯得豐富多彩、旋律流暢。經常用到的就是揉和不揉、遲到揉弦。
揉和不揉。在演奏樂曲的時候,需要加入揉弦才會使曲子完整、富有感染力,但是如果所有的音符都揉了,那么就和不揉是一樣的效果,整個樂曲都是平淡的,也就聽不出揉弦表達出來的意境了。所以就有揉和不揉之分。例如《蘇南小曲》中,同樣的兩個音先后出現,第一個可以不揉,到第二個再揉,這樣樂曲似乎更有重音,使我們更加易懂。也許有人會問了,兩個音可以一個不揉另一個揉,那么一個音的時候怎么辦呢。這個問題通過學習我有了自己的感悟,例如《水鄉歡歌》中,前一個音裝飾的要多一點,那么到了下個音時,我們就可以不揉或者是遲到揉弦,這樣更加突出前面音的裝飾性。
揉和不揉能夠更好的突出某個音,從而使整部樂曲有起有伏,聽起來讓人蕩氣回腸。
遲到揉弦。這是介于揉和不揉之間的一種揉弦方式,它常用于行進較慢的曲子當中。例如《長弓練習》,這是具有濃郁江南風格的一首練習曲,但我認為它更像是一首樂曲,因為練習它可以很好的掌握到江南風格的樂曲的演奏方法。曲中很多長音都是從不揉漸漸過渡到揉弦,再慢慢的加深揉弦,再加上弓子由弱至強的配合,仿佛讓人置身于江南水鄉之中,劃著小船從遠方慢慢的靠近岸邊,整個船的輪廓都是逐漸的清晰起來,使人有一種朦朧的感覺,這正好符合江南優雅的特點。我們在運用遲到揉演奏時,不能只一味機械地完成這個過程,遲到揉是一種技法,但它更是內心對樂曲的抒發,我們要很自然的將它表現出來,即遲到揉是將演奏者內心的情感帶動出來,而不是為遲到揉而揉,這樣遲到揉弦就失去了它的意義。
揉弦在二胡演奏中也是帶有個人愛好的,如:有的人習慣揉弦深沉些;而有的人揉弦則柔美些;有的人比較善于變化等等。所以才形成了演奏家們獨特的風格,使人一下就能聽出是誰在演奏。但不論是體現什么風格,揉弦最基本的原則不能變,即運用得當、分寸恰到好處,這樣才能保持二胡的演奏具有不可抗拒的藝術魅力。
以上的揉弦方法都是二胡演奏中比較常用的一些揉弦,多種揉弦的結合甚至在演奏每一首樂曲中都是必不可少的。在演奏過程中,一首樂曲單獨應用某一種揉弦幾乎是不可能的,而且也是行不通的,必須要把揉弦加以綜合運用,至于哪一首樂曲用什么揉弦,哪一個音符要揉弦、怎么揉,只能靠我們在長期學習中自己去體會,去積累,不斷豐富我們的音樂內涵,提高我們的音樂素質,去靈活應用,才能將二胡這件古老而又現代的樂器的魅力更好地展現出來。
揉弦練習
下面是關于揉弦的練習曲譜,大家可以對照練習,理論結合實用,二胡學習沒有捷徑可以走,唯有多學多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