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受助今日互助
淮安助力唐山青年張明
首場個人音樂會成功舉辦
文/呂平圖/趙蘇華
圖為視障音樂青年張明
同助演志愿者同奏序曲《光明行》
小年大愛!元月17日下午,淮安戲曲博物館戲臺上下,二胡、電子合成器、嗩吶、歌唱集于一人的此起彼伏的精彩表演,在近百名助演志愿者的共同努力下,《不負韶華光明行》——視障青年張明的淮安首場國樂推廣音樂會圓滿成功,贏得了200多名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為金鼠賀歲迎新春增添了節日的喜慶氣氛。
一位優秀的音樂青年,懷著用音樂創造美好生活的夢想,劃著對音樂熾熱追求的風帆,從河北唐山來到江蘇淮安打拼創業,甘心做一名音樂志愿者。為點贊他的勤奮,鼓勵他的善舉,淮安市慈善總會蒙衛東副會長特意趕到音樂會的現場,為這位可親可敬的音樂青年張明送來了春節慰問金。臺上臺下,再次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淮安市老年大學二胡班學員周國珍大姐對記者說,張明小老師太棒了。小小的年紀,琴拉的好。有德有藝,情感飽滿,且多才多藝,是國樂界的一顆新星!
圖為《不負韶華光明行》音樂會序曲
《光明行》助演全景,指揮:朱從棟
圖為《不負韶華光明行》音樂會上
淮安市慈善總會副會長蒙衛東(左1)勉勵張明
并送上春節慰問金。右一為助演志愿者周茜主持
視障音樂青年張明,1999年12月出生在唐山玉田縣的一個村莊,患有先天性視障。六、七歲的時候,輾轉全國各大眼科醫院求醫問藥也沒有任何效果,“放棄治療,不能放棄培養,不能讓他吃閑飯”。于是,果斷送到玉田縣特教中心上學。在特教中心,被細心的特教老師發現,“有時哭鬧中的寄宿生張明,會伴有節奏地敲桌子敲碗,而且對播放的音樂很敏感”。父母告訴老師“張明從小就喜歡唱歌”。為此,特教中心為他安排了音樂老師,強化了唱歌、二胡、鋼琴等課的教學。由于學琴進度快,又有一定的音樂天賦和勤學苦練的品質,又得到了當地二胡名師王樹柱的賞識,手把手地敎了張明八年二胡。在一次石家莊百花迎春大賽中,又與當時的二胡組評委、全國著名二胡演奏家、教育家王曙亮結緣,并得到真傳,無論是二胡的演奏技能和藝術表現力都上了一個臺階。其間,在全國及河北省、市、縣的相關青少年才藝大賽中屢屢獲獎,玉田縣電視臺曾在《藝術夢工廠》綜藝節目,以“追逐少年藝術夢”為題的個人專場推介張明。去年,張明在全國藝術基金首批特殊人才吉林長春大學音樂學院培訓后,在淮安的不愿透露姓名的張明“快手”平臺粉絲的熱心資助下,11月中旬來到淮安音樂創業。
圖為張明在音樂會前,義務輔導演志愿者
圖為《不負韶華光明行》音樂會序曲
《光明行》助演
昔日受助,今日互助。本次音樂會由淮安市音樂家協會、淮安運河博物館、淮安市二胡學會主辦,淮安音之緣文化藝術傳播有限公司、淮安市老年大學二胡班音樂志愿者承辦。音樂會分序曲?心愿;上半場?自強;下半場?助演和尾聲?感恩四大板塊。在朱從棟、姜東文指揮下,張明領銜、近五十位老少二胡助演者齊心協力的鏗鏘有力、激蕩人心的劉天華二胡名曲《光明行》樂聲中,《不負韶華光明行》音樂會濃情上演。上半場?自強板塊,《良宵》(劉天華曲);《二泉映月》(華彥鈞曲);《迎春》(京劇曲牌);《好一朵茉莉花》(朱昌耀編曲);《剪窗花》(王曙亮、梁奇曲);《喜看麥田千層浪》(王國潼、李秀琪作曲);《葡萄熟了》(周維曲),共七首不同時代不同地域不同特色的二胡經典名曲,都由張明一氣呵成,充分體現其演奏者張明扎實的基本功,不凡而多彩的二胡藝術表現力。下半場?助演板塊中,二胡齊奏與女聲齊唱《歌唱淮安市老年大學》(劉希平詞、朱從棟曲,表演趙海鴻、蔡京霞、李曉晴、唐曉燕、倪玲、徐鳳霞、丁愛萍等);男聲獨唱《兒行千里母擔憂》(車行作詞、戚建波作曲,金亮演唱,電子合成器伴奏張明);二胡齊奏《賽馬》(黃海懷作曲,戴慧敏和嚴一鳴的學生朱吉、黃蕊睿、寇心垚、于惜卓、易可昕、盧曉月、于梟龍等的助演,電子合成器伴奏張明);二胡獨奏《江南春色》(陳松強助演、電子合成器伴奏張明);二胡對奏《戰馬奔騰》(陳耀星作曲,表演陳松強、張明)又凸顯了音樂青年張明多才多藝,以及嫻熟地駕馭鍵盤、電子等樂器和即興伴奏的綜合藝術詮釋能力。
圖為《不負韶華光明行》音樂會上,張明即興為助演陳松強伴奏《江南春色》
圖為《不負韶華光明行》音樂會
序曲《光明行》助演
在音樂會尾聲?感恩板塊中,張明一曲嗩吶獨奏《劉老根大舞臺開幕曲》,又讓與會觀眾從歡快的嗩吶聲中,感受到音樂青年不屈服于先天性視障,音樂人生只有起點、拼搏,沒有終點、退縮的堅強的進取精神。而《感恩的心》的演唱,觀眾又為張明用自己的藝術才華,來回報社會感恩時代的一顆善心和愛心而欣慰與感動。音樂會的最后,在張明互動表演的全體助演志愿者參與的器樂大合奏《喜洋洋》樂聲中,依依不舍地降下了帷幕。
圖為張明在《不負韶華光明行》音樂會中
獨奏《劉老根大舞臺開幕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