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自學二胡的老年人越來越多了,無論是小區還是公園里,經??梢砸姷嚼睦先松碛?。
在眾多的自學二胡老人中,僅僅滿足“自娛自樂”型的人不在少數。這些自學二胡的老年人,由于年齡的關系,手指的靈活性、大腦的反應能力及肢體的協調能力都在下降,因此,自學二胡難免會增加難度。難度的增加,又使許多人望而怯步,降低了拉琴的標準,僅僅滿足于“自娛自樂”,不想再進一步提高拉二胡的水準了。
“自娛自樂”大體上是個什么樣的標準呢?概括說來,也就是僅僅能拉一些簡單的歌曲,揉弦等一些基本技巧作得不是很規范,不熟悉換把規則,最多也就是能拉到第二把位,而且還很勉強。至于快弓,更是不能涉及,偶爾拉起快弓來,也是拉不準音符,跟不上節奏。
“自娛自樂”,說到底,也就是自己玩,不能與他人合奏,在自學二胡的人群中,算是最低的一個層次了。我們拉二胡,娛樂自己,這只是目的之一,還應有娛樂他人的目的,能夠娛樂他人,比僅僅娛樂自己更為重要,更能體現你學琴的價值。
生活中,我們會常常見到這樣一種現象,一些自學二胡的中老年人,常常是不敢在家里練二胡,而只好背著琴到公園或找個僻靜之處去練琴。原因很簡單,在家拉琴,由于水平有限,遭到左鄰右舍的反感。即使到公園拉琴,圍觀和聆聽的人也很少。因為你拉的二胡只能娛己而不能娛樂他人。
因此,自學二胡,僅滿足于“自娛自樂”是不行的,這個標準太低了,還應使自己的拉琴水平再上一個層次才是。
實際上,自學二胡能達到“自娛自樂”這個層級,也算是很好的了,說明你有了一定的基礎,再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演奏水平,也就有了可能性,也就是一步之遙了。
學二胡初級標準是“自娛自樂”,那么,再上一個臺階是什么?很簡單,那就是“拿得出手”。所謂“拿得出手”,客觀標準就是二胡音準規范、聲音聽起來柔和、節奏感很強。達到這個標準后,你拉出來的聲音是音樂,不再是噪聲。你自己聽著悅耳,別人聽著也舒服。達到這個層級后,你與琴友間便可合作了,在一個簡單的小樂隊里,你可成為其中的一員了。
從“自娛自樂”到“拿得出手”,當然其中要邁過幾個坎,其中最關鍵的坎有兩個,一個是“音準”,另一個是“貼弦”。音準,涉及到的是指法,貼弦,涉及到的是弓法。這是二胡兩個最基礎的技巧。
音準,最容易出毛病的地方是換把。許多人在拉二胡時,一把位時問題不大,能夠把握好音準。問題往往出現在換把時。從一把位換到二把位或三把位時,由于手指按弦位置不準確,因此就出現音準忽高忽低的現象。
換把時音不準,這對于提高二胡水準的確是一個坎。糾正的重點要放在聽力訓練和手感的經驗積累兩個方面,再就是勤學苦練,此外,沒有捷徑可走。
另一個坎,是在弓法上,主要是弓毛帖弦不緊的問題。弓毛貼弦不緊,導致的最大問題是二胡拉出的聲音不飽滿,發出的聲音飄而虛。
糾正的方法:要建立起這祥一種感覺,無論是推弓還是拉弓,弓毛仿佛就象粘在弦上一樣。用力的方向不僅僅是左右,還有向外推和向內靠的感覺,運弓,是兩種力綜合作用的結果。這樣,拉出的聲音才實而不虛,聽起來很舒服。
當然了,自學二胡要想提高水平,遇到的坎絕不僅限于上面提到的兩個,還會有很多很多。但可以肯定地說,邁過上述兩個坎,自學二胡的水平會有一個明顯的提高,完成了從“自娛自樂”型向“拿得出手”型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