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夢霏(左二)陪同索尼娛樂中國區董事長添田武人(左一)參觀她創立的游戲檔案館。(受訪者供圖)
劉夢霏(左二)陪同索尼娛樂中國區董事長添田武人(左一)參觀她創立的游戲檔案館。(受訪者供圖)
中新網9月8日電據美國僑報網報道,“Yoursispatheticquest,you’refullofobsessions,despitewhatyouclaimsow,andreap,Acauseandaneffect,thisillkarmawilleventuallyorchestrateyourdownfall.”
這是游戲《黑神話·悟空》的一段開場詞。對于英國人杰克來說,如果沒有英文字幕,他很難理解這句充滿中國佛教文化開場白的意思,“可悲的取經人吶,只要心中還有放不下的偶像,終有一天,它將化為修行路上無解的業障”。
杰克是一位同時活躍在Youtube和中國B站的視頻博主,曾在華學習工作多年,他的頻道經常會介紹中國網絡流行的各種文化現象。
劉夢霏為學生講授游戲相關課程。(圖片來源:受訪者供圖)
今年8月20日,知名Youtube游戲賬號IGN海外獨家首發這個中國游戲的最新演示視頻,僅僅兩周時間,播放量已達到602萬次,21萬人點贊。一年前,IGN發布《黑神話·悟空》的第一部演示視頻,播放量高達941萬,30萬人點贊。
不少海外玩家在視頻下留言,視覺效果太震撼,讓他們感受到中國神話的瘋狂之處。還有人稱,這款作品將改變人們對中國游戲的看法。“加油,向世界展示你的實力!”
杰克迫不及待地將中國游戲界這個現象級事件介紹給了英國好友,并錄制了一段觀看視頻。“我們感受到了《西游記》對全球游戲動漫文化的影響,是時候繼續跟進了解這個故事了。”
游戲成中國文化“推廣員”
《黑神話·悟空》在海外的“未出道,即走紅”,是中國游戲近年來蜂擁“出海”的一個縮影。
據《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的統計數據,2020年中國自主研發游戲海外市場實際銷售收入達154.5億美元,同比增長33.25%,國際化水平進一步提升,吸引了包括美日韓等游戲大國的全球眾多玩家。
與此同時,大量包含有中國元素的游戲,也讓很多海外玩家對中國的地理、歷史、風俗甚至中文產生一定認知欲。
今年7月,中國商務部服貿司發布了2021-2022年度國家文化出口重點的企業和重點項目名單,其中包含了一款名叫《原神》的游戲。
數據顯示,2020年9月28日全球跨平臺同步發行以來,《原神》在移動端的總收入已經達到8.74億美元。在RPG手游中,《原神》是同期全球收入最高的產品。截至目前,該游戲移動端月均收入達到1.75億美元。其中日本地區的收入就占30%,甚至超過中國地區的收入。
正因為這款游戲在日本的風靡,今年2月,中國駐大阪總領事館還在推特(Twitter)發文,利用《原神》里的游戲角色向日本民眾科普了春節和元旦的區別。
《原神》這款游戲何以成為中國文化出口的重點項目?原因不僅在于它的海外高人氣,還在于游戲元素彰顯了中國的傳統文化美學。
有中國游戲評論文章認為,在游戲音樂創作上,《原神》在西方管弦樂的基礎上,融入了笛子、二胡、古箏、琵琶等民族樂器,創造了獨特的曲風。游戲地形還原了中國地形地貌,例如酷似張家界的“華光林”、有桂林山水之韻的“狄花洲”、形似九寨溝的“綠華池”以及紅磚白瓦的璃月港等等。這些美景向不同國家的人展現了中國的地大物博,使海外玩家對中國山水產生了濃厚興趣。
中國游戲里的佛像、儒家和“君子”
“中國文化海外傳播,游戲能不能是載體?太應該是載體了。”中國游戲研究學者、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數字媒體系講師劉夢霏對美國《僑報》記者說。
回憶起自己海外讀書時的經歷,劉夢霏說,“游戲傳播文化的優勢就在于,它是一個自傳播媒介,我有不少海外朋友喜歡玩中國題材游戲,有時還會照著字典去玩《天龍八部》”。
在劉夢霏看來,中國源遠流長的文明歷史,為中國游戲提供了取之不盡的題材庫,“中國歷史既有波瀾壯闊的英雄主義瞬間,也有錯綜復雜的世界狀況,又是帝國背景,其實是很容易做出好游戲來”。
“比如《黑神話·悟空》里面情節場景設定,那真的是做了考證的。”劉夢霏說。
事實上,在《黑神話·悟空》的實測視頻發布后,便有網民根據游戲里出現的佛頭造像,判斷出這個場景源于重慶大足石刻寶頂山摩崖石刻中的《觀無量壽佛經變相》,其中一塊石碑上甚至還刻著“三品九生”這樣的佛教用語,還有一尊莊嚴肅穆、氣勢恢弘的金色千手觀音佛像,同樣源于大足石刻。
除此之外,游戲里的蓮花柱、石雕欄桿分別參考五臺山佛光寺、佑國寺。晉城青蓮寺、渾源永安寺、陵川縣崇文鎮西溪二仙廟、朔州市應縣牧木塔、大同市云岡石窟、靈隱飛來峰……這些中國歷史建筑遺跡都反映在了游戲場景畫面中。
針對海外玩家,游戲《原神》則將中國文化要素嵌入游戲的運行系統中。
比如《原神》中璃月地區的地名充滿了東方的詩情畫意,如絕云間、翠玦坡、荻花州等,英譯以漢語拼音的形式保留了地名的音韻之美,引導玩家在游戲中將眼前的景致與地名詞匯相匹配,并以此為依據去解讀地名的真正含義。
此外,在主線劇情中,巖王帝君與其代理執政者“璃月七星”為璃月經年累月的付出贏得了人民的普遍信任與愛戴,民眾與神明和執政們的關系十分和諧,也被認為帶有儒家“居其所而眾星拱之”的理想色彩。
游戲中的人氣角色“鐘離”無意逐鹿中原,但因為心懷惻隱之心而守護浮世一隅3700多年,他身上所表現出來的善良、俠義、謙虛、包容等美好的品質都非常符合中國傳統文化中對“君子”這一理想人格的追求。
有中國游戲業研究者認為,盡管由于歷史文化背景差異,大部分海外受眾并不能對《原神》中的人物設定作出更加專業的概括和深刻的理解,但這并不妨礙他們能夠接收到這份獨具東方韻味的魅力和美感,由此對中國文化產生好感和興趣。
在虛擬游戲里感受唐朝的真實狀態
“長時間以來,中國游戲傳播中國文化的功能一直存在,而且傳播效果非常好。”劉夢霏同時提醒,中國游戲一定要守好傳播中國文化的陣地。
《2020年中國游戲產業報告》的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游戲市場銷售收入達到2786.87億元人民幣,用戶規模為6.65億人。然而,巨大的產值和用戶數能否釋放傳播中華文化的巨大活力?
在劉夢霏看來,目前中國游戲市場雖大,但仍是被大量消費型游戲占據。由于它的重點在于服務玩家群體,并誘導其在游戲中產生大量消費行為,這就不可避免地會而出現對于文化符號的更庸俗化的處理,影響到對中華文化的表達。
“而且,由于一些歷史話題的敏感性,很多游戲企業無法把控表達歷史的界限,回避觸及相關話題,反而丟失了中國游戲的資源優勢。”劉夢霏說。
劉夢霏回憶自己在玩《軒轅劍叁》的感受時談到,“你玩完這個游戲以后,一種民族自豪感會油然而生。不是因為游戲本身想要頌揚中國文化,而是開發者存在著正確的歷史認知,非常明白唐朝的社會狀態是什么樣的”。
“武俠題材是一個非常好的傳遞中國文化精神的游戲品類。”劉夢霏說,這里面有家國天下的情懷、有犧牲小我而成就大道的社會責任感。
但讓劉夢霏感到擔憂的是,如今的很多武俠題材游戲卻發展成了玄幻,主人公不是為了大道、也不是為了大眾,也不知道他為了什么修仙,“沒有中國傳統文化的價值支撐,玩這些淺薄的東西,不管是在中國還是海外,很難形成對真實中國形象的傳達”。
對于這種現象,劉夢霏呼吁,中國游戲界應該培養屬于自己的知識分子,去協助開發者用好中國歷史文化資源,做好對歷史題材游戲的故事改編,能夠客觀表達虛構中的“真”,打造出游戲精品。
劉夢霏舉例,梁啟超在《中國歷史研究法》中就曾論述文學虛構中的真實性,說《水滸傳》中“魯智深醉打山門”雖不是事實,但元、明兩朝罪犯可以遁入空門逃脫罪行卻是事實;《儒林外史》中胡屠戶奉承范進中舉雖不是事實,但明清時普通人“一登科第,變成為社會上特殊階級,此確為一事實”。
在劉夢霏看來,中國游戲設計者應當借鑒這些文化大家指出的道路。“通過數字游戲表現的歷史,絕不可能是單純的歷史表現,而一定是經過了再創作、加入了創作者理解的歷史再現”。
劉夢霏認為,作為有著五千年連續文明史的國家,中國本身就有著燦爛輝煌的歷史與文化。作為一種新興媒介,數字游戲應當在中國歷史文化的沃土上扎根、成長,也應當承擔起文化傳播的任務。
實際上,與中國游戲行業巨大產值相伴的,是數字游戲在海外傳播中國文化時展現出勃勃生機。“作為一個大國,中國社會也應通過更多有建設性的討論,讓中國的輝煌歷史通過中國游戲影響自己的國民,同時也影響世界。”劉夢霏說。(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