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先在二胡筒蒙皮的地方,均勻涂好膠水,厚薄適當,涂抹均勻,再在皮子無鱗一面的9厘米以外至捆加力棒范圍,薄薄的涂上一層膠水。
2、用特制工具固定、繃緊、燙平,貼上由賽璐珞制成的墊片,防止蟒皮由于琴弓答的長期摩擦而損傷,待完全粘合后將墊片多余的部分磨平,與琴皮邊緣一致。
3、二胡筒。新的二胡筒,木材要充分干燥,并已經上好了漆,以防今后變形、開裂。蒙皮端的棱角要圓滑,以防刮傷皮子。
4、琴皮定型數日后,在確定上膠鞔皮前,對定型的蟒皮在安靜的環境內,其比較,測試聲音檢測共鳴和靈敏度,如果達到要求就進入正常的后續生產,否則就要返工重新蒙皮。鞔皮:鞔皮是決定二胡音質的重中之重。
1、四級皮和一級皮的區別:一級皮強度高、疤痕多,打磨次數也多,較為適合運動型家庭選擇;四級皮采用可看得見毛孔、韌性高的皮革制成,透氣性好,平均每100張牛皮只有10張能滿足條件。
2、一級牛皮是指牛皮的質量分級。3級最次,3級的皮革主要是皮面殘次多,1級最好,殘次很少很少,幾乎沒有,但如果完全沒有的話,很可能是修面皮。
3、其實,二胡蟒皮薄或者松弛,就產生聲音渾厚的效果。但這樣的二胡隨時間延長,就可能變得聲音沉悶,失去了二胡應有的音色。
1、二胡皮是用蟒皮制作而成。千百年來,二胡音色經過了無數次的實驗和改革,最終以蟒皮制作的二胡音色最佳。二胡的制作中,最重要的部分就是琴皮,它對二胡的音色和音質幾乎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每一步都需要精工細作。
2、琴筒通常用烏木,紅木制成(紫檀木很少),也有用花梨木或竹子做的,七十年代并開始使用低發泡(ABS)材料模壓成型;琴皮通常用蟒皮,蛇皮;制作琴桿的材料有些檀木(數量較少)、烏木或紅木。
3、琴弦:一般是用銅絲或鉛絲制成“S”形的鉤,再用絲弦或其它線繩套住這鉤的一端并系在琴桿上,琴弦距琴桿的寬度掌握到0.7寸左右較為適宜。
4、制琴師通常以木材制作二胡,如紅木、小葉紫檀、烏木、雞翅木、血檀、大葉紫檀、非洲紅花梨、非洲紫檀等,也有制琴師以象牙、玉石、塑膠等材料制作二胡,因為他們有聲學以外的考量。
5、紫檀料因其很有硬度,有其特有的性質,所以工藝比較復雜,要制出工藝和音色都完美的二胡,對制作者的手工技術要求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