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加載中...
阿炳,原名華彥鈞,1893年8月17日出生于無錫市,民間音樂家,正一派道士,因患眼疾而雙目失明,1950年12月4日逝世。他刻苦鉆研道教音樂,精益求精,并廣泛吸取民間音樂的曲調,一生共創作和演出了270多首民間樂曲。其父華清和為無錫城中三清殿道觀雷尊殿的當家道士,擅長道教音樂。華彥鈞3歲時喪母,由同族嬸母撫養,8歲隨父在雷尊殿當小道士,開始在私塾讀了3年書,后從父學習鼓、笛、二胡、琵琶等樂器。12歲已能演奏多種樂器,并經常參加拜懺、誦經、奏樂等活動,18歲時被無錫道教音樂界譽為演奏能手。現留存有二胡曲《二泉映月》、《聽松》、《寒春風曲》和琵琶曲《大浪淘沙》、《龍船》、《昭君出塞》六首。其最著名的《二泉映月》自始至終流露的是一位飽嘗人間辛酸和痛苦的盲藝人的思緒情感,作品展示了獨特的民間演奏技巧與風格,以及無與倫比的深邃意境,顯示了中國二胡藝術的獨特魅力,它拓寬了二胡藝術的表現力,獲“20世紀華人音樂經典作品獎”。
七律
告慰阿炳
二泉映月情凄切,
傳遍全球境域間。
阿炳當年傾血淚,
洋人今日撼心肝。
無錫街巷滋生地,
美利堅國演奏天。
莫道魂靈存芥蒂,
永恒旋律遨九泉。
政陽創作于2018-9-23
作者介紹:政陽,1951年生人,大學本科學歷,退休前系科研院所高工,現為沈陽多福詩社、柳塘詩社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