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中國
傳承民歌文化·分享民歌作品
閔惠芬,我國著名的二胡演奏家。她廣泛涉獵民間戲曲音樂,不斷從中吸取精華,探索二胡演奏技法并豐富二胡的表現力,形成了獨特的動人而不媚、夸張而不狂、哀怨而不傷的演奏風格。
她先后在中國藝術團、上海樂團、上海藝術團、上海民族樂團擔任二胡獨奏演員,曾任中國音樂家協會副主席。閔惠芬演奏的許多作品,都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像《江河水》《長城隨想》《迷胡調》等,更是被奉為經典。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欣賞“二胡大師”閔惠芬的經典作品。
《江河水》
《江河水》是東北民間樂曲,由黃海懷“移植”,是閔惠芬的代表作,也是中國民樂最經典的悲曲之一。當年在錄制這首曲子的時候,閔惠芬只用了一遍就完成了,足見其駕馭能力。
閔惠芬曾回憶錄制時的情景:“情感極其投入,手法的把握完全忘我,半天都拔不出來,自己內心痛徹肺腑,很長時間都渾身顫抖,無法平靜,我超越了自己!像《江河水》這樣的作品,感情幅度非常大,要演出高深的意境和獨到的中國語韻,手上就必須要有細致的工夫才行。”
《長城隨想》
《長城隨想》是劉文進創作于1981年的一首二胡協奏曲,1982年由閔慧芬和上海民族樂團首演。《長城隨想》的旋律、節奏帶有濃厚的民族韻味,但作者并沒有直接取材于已有的民間音樂素材,而是把民間歌曲、民間器樂、戲曲、曲藝等方面的音調素材自然地糅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種富有民族特色的獨特語言。即使后來病重時,閔惠芬依然對這首曲子戀戀不忘。
閔惠芬曾表示:“這刻骨銘心的音樂,使我又回到了一種崇高的精神境界中。我一拉起這曲子,內心就充滿了自豪。音樂引起我對歷史的回顧,也喚起我對未來的向往,我要用我的二胡高唱一首偉大祖國的頌歌。拉好《長城隨想》是我目前的唯一目標……只有這種音樂能激勵我,振奮我,使我不向病魔屈服。”
《迷胡調》
著名二胡演奏家、作曲家魯日融先生根據陜西關中地區的地方劇種“眉戶調”素材,改編創作了二胡曲《迷胡調》。該作品在傳播的過程中,逐漸成為秦派二胡的著名作品,多年來,這首曲子深受聽眾喜愛,流傳非常廣泛,是魯日融二胡曲的代表作,也是閔惠芬的保留曲目。
閔惠芬每每談到這首曲子,都難掩振奮:“光陰如箭,自六十年代至今轉眼已三十幾年,民族音樂風風雨雨,潮起潮落,然而西北的秦川之風總徐徐吹來,讓人們感到舒坦而又振奮。這些年中,《迷胡調》已成為了我的保留曲目。”
言語間,我們能夠感受到閔惠芬對二胡的熱愛和深刻理解,正如她所說:“二胡這件樂器最具歌唱性,可以十分到位地表現人聲,而人聲則是內心情感的演匯。我將把后半生全部貢獻給聲腔藝術器樂化的探索。二胡是我的生命,二胡就是我。”
編輯:民歌君交流與合作加微信:leminge001
點擊下方“閱讀原文”查看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