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二胡,總有一大批人拉不準音。怎么辦?我們先來找找原因,再采取相應的解決辦法。二胡音拉不準,基本上可分三種情況。
第一種耳朵有問題,聽不準音,對音位把握不住;
第二種是耳朵尚可,錯了有自知之明,音位也清楚,但因按弦姿勢不準確造成音高誤差;
第三種與二胡調弦有關,內外弦音程關糸校對不準,直接影響了二胡音準。
下面就來看看如何解決這些問題:
對于第一種音不準的情況,解決辦法的關鍵在于練耳,把耳朵的音高分辨能力提高了,問題就迎刃而解了。因為聽與拉兩者高度關聯,聽不準就拉不準,拉不準極大程度由聽不準引起。如何練耳呢?一是把練耳和視唱結合起來,多聽唱音階、琶音,跟著鍵盤樂器唱,跟著音像資料唱,二是用二胡準確規范的姿勢,和著鍵盤音階琶音一起練習。其間,多用耳朵仔細聽辨。通過一段較長時間的練耳訓練,聽音能力一定會得到提高,再加上二胡不同調性的準確音位配合,二胡音準便會越來越好。
第二種音不準的情況,解決的辦法很簡單,只要進一步鞏固和加強聽力,并糾正調整錯誤的按弦姿勢就基本上過關了。二胡按弦要穩準,不僅位置要對,而且觸弦面積要固定。不能一會指尖按弦,一會指關節按弦,那樣勢必引起音的游移。
解決第三種音不準的問題,是要學會熟練地調校二胡琴弦。這顯然也和聽力有關,但無非就是聽一個純五度音程。主要是要養成這樣的習慣,經常檢查內外空弦是否準確,發現問題及時校準,以免影響練習曲樂曲的演奏。
最后需要指出:不管你屬于哪種情況,不管你學了多長時間的二胡,都要學會并始終掌握二胡常用調性的準確音位與指法,以及它們與旋律中的半音、全音等各類音程的關系,因為只有具備足夠的駕御調性、音位、旋律的綜合能力,加上一對靈敏機警的肉耳,那么,無論多么復雜的樂曲與音樂,你都能從容應對,甚至凌駕在音準乃至美妙音色音質音效的藝術顛峰之上。
練習二胡如何把握音準
音準是二胡演奏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環節。由于二胡沒有指板和品位,完全憑演奏者對音高的感覺和對樂曲的理解來掌握,因此對演奏者的樂感和音準要求較其它樂器高。一個音高感覺極為敏銳的演奏者,在聽到自己演奏中有不準的音時會產生不舒服的感覺,會下意識迅速糾正左手位置,直到音準為止,可見聽覺對控制音準的重要性。
定弦要準
不管是用傳統調音器還是電子琴,對演奏者的音準要求都很高,如果對固定音高沒有十足的把握,尤其是初學者,建議在手機上下載專門二胡調音軟件,軟件的精準度甚至超越人耳。
指距變化過度或不足
最常見的是演奏半音的時候往往指距偏寬,使小二度偏大。由于二胡定調常使半音的指法變動,如D調的半音在二三指之間;G調原把位的半音在外弦一二指之間,內弦卻在二三指之間;F調的半音在三四指之間,因此應該根據不同調的指法加強調式音階練習,注意各個調指距寬窄的變化。上面兩個問題的音準應通過“練耳”來解決,要多聽鋼琴的音階、音程,進行內心模唱,以盡力提高辨別音高的能力,同時在訓練中適當運用保留指,以加強每個手指間的指距感。
換把容易跑音
換把時移動過度或者不到位都會造成音不準。要保證換把時的音準,演奏者內心要有換把后的音高概念。首先必須熟練掌握每一把位的音準,然后才是換把的準確位置和分寸,經過長期訓練,熟能生巧,用記憶帶動手移動,手臂就能有分寸的上下移動,音準也隨之而解決了。
揉弦音不準
初學揉弦時,因為掌握不好揉弦的幅度、快慢、輕重等的均勻感覺,往往造成音的游移性。這時應用聽覺調整控制手腕手掌顫動的幅度、力度、速度,直到揉弦聽起來和諧、悅耳為準。在演奏一些帶有地方風格的樂曲時,由于使用了一些特殊的揉弦技法,如滑揉、壓揉、摳揉等,這時應根據樂曲的風格特點,將一些特性音奏得略高或略低一點(如西北地區的秦腔、碗碗腔、屆鄂調音樂中的4和7)。揉弦是為了表現音樂情感,增強作品的藝術感染力服務的,因此演奏者必須根據音樂的需要,選用恰當的揉弦技法,并用良好的音準感覺指揮揉弦,這是每個演奏者必須切實注意的。
多聽很重要
這一點是學習所有樂器都必須要的,只有多聽,才能在自己的記憶中形成固定的、正確的旋律走向和每個音高,演奏的時候才能憑這種記憶來確定每個音的準確度。在練習一首曲子的過程中,多聽,才能對比出自己是否有錯誤的地方,從而及時改正。
對演奏二胡來說,音準是非常重要的,每個演奏者必須養成對音高的敏銳辨別力和糾正音準的良好習慣。聽覺越敏銳,技術越熟練,糾正音準的動作就越快。慢練是糾正音準最好的辦法。它可以使演奏者從容地檢查每一個不準的音,從而也不斷提高聽覺能力和技術的熟練性,使演奏得心應手,音準確無誤。
想要購買二胡、琵琶、古箏、揚琴等民族樂器不懂如何挑選,或是在民樂學習上有問題咨詢,都可以添加吾聲吾色民樂老師微信:minyuelao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