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筒是二胡的共鳴箱,對其制作材料的要求與琴桿差不多。二胡的發音獨具一格,除了制作材料的選擇外,與琴筒那一頭大一頭小的特有形狀也有很大關系,琴筒蒙皮的一端較大,嵌音窗的一端略小,整個琴筒長約13厘米,琴筒的這種特有形狀,確定了它特殊的音響效果:近聽響而不燥,遠聽清而不弱。
從琴筒的截面形來看,以六角形的較為普遍,八角形和圓形的也比較常見,在專業二胡中還有其他形狀的琴筒。所有這些不同形狀的琴筒,它們的音色不同,但演奏手法基本相同。有些二胡在琴筒下方還裝有一塊墊板。這對改善二胡音質、穩定琴身重心、方便更換琴弦、保護琴皮琴筒,都起了良好的作用。
琴皮也叫琴膜,它是二胡發聲的重要裝置。普及式二胡多為蛇皮,中高檔二胡多為蟒皮。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并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音質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音共鳴較好。
蟒皮又以蟒蛇肛門一帶皮質的最為理想,這個地方的蟒皮適應性廣、發音渾厚圓潤,并且性能穩定。新買的二胡無論是蛇皮的還是蟒皮的,發音往往空而帶沙,并且把位上下端的音量懸殊較大。這是琴皮振動還不夠協調的緣故,需要經過一段時間的拉奏后,琴皮的振動才有可能逐漸變為常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