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我把二胡的手型練習、按弦練習和音程按指練習講完了,下面小編依然用二胡音準儀講解換把的練習。今天我先講一講二胡換把的幾個要領應該如何練習和操作,希望能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胡換把姿態與換把的動作:左手各部位(臂、肘、腕、虎口及手指)在換把中保持松弛自然,虎口不可挾緊琴桿。在技術性的換把中一定要“輕滑、快換、準時”,要避免手指的急沖。另外,在換把前拇指不宜先行。
1.“技術性”的換把中,虎口應輕貼琴桿,換把時擦桿而行。當帶有滑音的換把時(“表情性”的換把),虎口與琴桿之間有一定壓力的變化,但仍不能緊捏琴桿。
2.慢速換把中的動作--左臂帶動手腕,再由手腕帶動手指進行換把,這與右手的運弓原理相同,也就是左手指的動作是被動的。深入分析這種動作的要點是換把由臂、肘、腕去完成,而手指則專心于正確地按指,這種分工和協作十分有利于換把的正確到位和換把的靈活流暢,并可使琴身保持基本的穩定。具體圖示見下述第一欄中。
3.快速換把的動作--左臂、腕、手基本上是整體的動作,即由臂關節為主的動作帶動左手一步到位,以保證手型的穩定、換把的準確性。不需要腕過大的多余的動作,手指(被動的)動作也不太明顯。
4.近距離(如半音間距)的換把,常以手的動作為主,有時只用手指的伸縮去代替換把。
5.一般選擇在節奏的強拍上進行換把,另外,換把前的那個音要正確地奏清楚,時值也不能縮短。在右手運弓方面,要保證按指和運弓的同步一致,正確的弓段分配等。
一、二胡慢速換把中左手手型的直觀判斷方法
1.上行換把過程中(如上圖所示,從低把向高把位進行換把),左手腕由稍凸的姿勢逐漸地轉向平直或稍內凹的狀態。而下行換把過程中(從高把向低把),手腕的姿勢從高把位基本平持的狀態逐漸地向上凸出的狀態。注:無論上行或下行換把,當換把到位后應使手腕恢復至正常的、松馳的運指狀態(稍凸狀態)及正確的觸弦角度。
2.上行換把時左手指有被手腕向下推動的感覺,而下行換把時左手有被臂和手腕向上拖動的感覺。因此,上行和下行的換把過程中,按指的各關節的弧度不一樣,變化也有所區別(上行時關節漸變彎,下行時關節漸變平)。注:無論上行或下行換把,當換把到位后應使按指的弧度恢復至正常的、松馳的彎曲姿態,并應迅速恢復合適的按指壓力。
3.隨著把位的上升,1-4指的間距應逐步減小,反之逐漸增大。
注:當換把的速度加快,尤其是換把的距離較短時,換把中相應姿態的變化不大。雖然在慢速和快速換把中的動作有所區別,但相應動作相類似,即都應遵循上述的基本原則。
二、二胡在換把中應引入“導指”的概念
為了在換把中能順利地進行,在換把中應引入“導指”和“媒介音”,這是掌握換把正確到位的必經途徑。
上圖示意的是按“367”三個音,其中“67”兩個音是在第三把位。圖中食指是“導指”,“5”音是“媒介音”,換把是先由食指從“3”引導(虛滑)至“5”,再按下“67”兩個音。在實琴上初練時,可由食指滑行到“5”,并應能聽到“5”這個音,等熟悉后可采用“虛滑”(移指)的手法,以減弱或去除這個“媒介音”。要明確這時食指是“引導指”,中指是“到達指”(因換把的目的是中指能按上“6”音)。
上圖按“367”是個特例,它屬于“異指換把”。有關“導指”及“媒介音”更具體的內容可參見“導指、首滑指、尾滑指”頁面。
注:
1、二胡的換把技巧在演奏中可以分為“技術性”和“表情性”兩種。對于不需要滑音的換把,則要盡量減少“媒介音”痕跡的存在。一般在慢速的換把中要表達情感時就需要滑音的存在。
2、“媒介音”不能過度地引用,且不要占用本音的時值,也不能以“跳”的辦法去減少“媒介音”。“媒介音”有不同處理方式,應從多方面學習換把“媒介音”的正確使用。
3、一般是學會了“滑指換把”及掌握了準確的換把動作后,可進一步學習“移指換把”。在“移指換把”方式中也有眾多的技巧,如縮短“移指”的距離、在半音關系處換把等等,以更好地減少滑音的存在。
三、二胡換把中,框架和指型的變化
要保證換把中的音準,不僅要求在換把過程中手、手腕、手臂和肩膀的協調一致,而且也要求注意四度框架及指型的變化。在換把過程進行中就應迅速、及時地完成新把位所需的四指框架及手指的指型,以方便在新把位中的按指。在換把中,要培養新把位框架的大小感、指型的距離感及明確新把位即將要按指的指序等問題。在指型的變換中,換把前后半音位置的變化是最重要的。
上圖是F大調外弦上的換把,第一把位的指型為“222”;當換把至第二把位,手指的指型則變為“221”;當換把至第三把位,手指的指型則變為“212”...從圖中可以看出,在上行換把中四指的框架是逐步縮小的。
注:在少數場合下,換把中指型的轉換不太必須,如某個手指重復的上下換把或短暫的換把等情況。
四、二胡傳統把位的“切把法”
在二胡的“傳統把位”上皆分為五把(上把、中把、下把、次下把、最下把)。這種以“Do(1)”音或“So(5)”音作為把位起點音的分把方法優點是容易記憶,音準也容易控制,即使換把的跨度較大(如跳把),換把前后對音的控制也容易實現,初學者常采用這種手法學習換把。
上圖顯示的是兩個調性的“切把”狀況:
1.D調--當食指按在“”音時,這是傳統把位中的“中把位”,上圖是外弦上的情況。在實琴上,食指是“切”在“4”的音位上。
2.F調--食指分別“切”在F調的“5”(中把位)及“”(下把位)上。
注:左手切弦的手形(姿態、手型、指型)應規范,四個手指順著音位方向排列,四個手指保持彎曲的狀態(小指最好微彎曲),虎口不應緊夾琴桿。
二胡的四個換把要領就講到這里,不知道大家有沒有一些疑惑,如果有可以在評論區留言討論。明天我說一說二胡的導音、媒介音、滑音等的技巧練習。
上一篇
二胡拉完怎么練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