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二胡 >二胡獨奏曲迷糊調簡譜(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二胡獨奏曲迷糊調簡譜(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狄氏第五代傳承人狄光照扯著嗓子喊唱迷糊戲。李華北攝

      中新網烏魯木齊2月22日電題: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作者史玉江

      立春以來,在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六師五家渠市芳草湖農場的社區文化活動室,二胡、板胡、笛子等樂器聲相互交錯,樂隊和演員們正排練著群眾喜愛的“新疆迷糊”曲目。

      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狄家人一代傳一代,將迷糊戲作為看家本事傳下來。李華北攝

      迷糊戲,原稱眉戶,眉戶又稱“迷胡”“清曲”,為陜西省的主要戲曲劇種之一,山西、河南、甘肅等省也有流行,在中國戲曲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其起源有兩說:一說它源出陜西的眉縣、戶縣,因地而得名;一說它源出陜西的華陰、華縣,因曲調悅耳動聽而被稱為迷人的戲,簡稱“迷戲”。人們也許要問,源于陜西的地方特色劇種,何以在數千公里之外的五家渠市得以傳承并唱出“新花樣”?

      狄氏家族在癡迷中傳承

      在芳草湖農場迷糊戲傳承人狄光照的家中,面對記者,只見這位身板硬朗、面頰黝黑的60余歲老人手持三弦,拉開幅度,扯著嗓子喊唱起來。

      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每逢重要節日,當地都會組織劇團成員排練節目。李華北攝

      狄氏族譜記載,清道光8年(1828年),甘肅鎮藩縣(現民勤縣)狄家老二、老三,牽著駱駝,背著羊皮卷子,穿沙漠,走戈壁,一直向西遷徙。兩人日行夜宿,大半年后來到呼圖壁河下游。兄弟二人白日墾殖筑家,夜晚為排遣鄉愁和孤寂,常會扯上幾嗓子。“唱著唱著就迷糊了。”狄家后人這樣解釋迷糊戲的由來。

      若干年后,狄家人丁興旺,老二家養了6個兒子,其中老六迷糊戲唱得最好,并在當地組戲班子,把迷糊戲作為營生,在芳草湖、新湖、呼圖壁一帶走唱。

      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迷糊戲演出。芳草湖農場供圖

      從狄發富兄弟徒步進疆,家譜序列為:河、發、有、生、春、光、明、寶八代傳人。此后,狄家人一代傳一代,將迷糊戲作為看家本事傳下來。

      “當時老百姓的婚、喪、嫁、娶,都請我父親狄春輝去演唱。”狄光照說,他聽著父親的戲長大,10歲隨父學藝,17歲時已是芳草湖迷糊戲班的臺柱子。

      “在不斷地彈唱過程中,我學會了改詞,怎么唱觀眾愛聽;后來還加了新元素,比如新疆本地民族音樂。”狄光照介紹。

      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66歲的高飛元是芳草湖農場的一名退休教師,“吹拉彈敲”樣樣精通。芳草湖農場供圖

      狄光照始終保留著爺爺傳下來的三弦。那浸透著幾輩人心血的迷糊戲,在他的癡迷里得以傳承。

      傳入新疆有歷史背景

      據相關資料記載,眉戶戲傳入新疆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一方面,由于清政府在新疆屯田,大量屯民進入新疆。尤其到了清后期,左宗棠、劉錦堂率領大批陜甘籍將士抵御沙俄入侵。戰爭結束后,這批將士多落戶當地。另一方面,由于陜甘一帶頻發自然災害和戰亂,使大批人口進入新疆。這些人將當地的眉戶戲帶到新疆,經流傳演變成新疆迷糊戲。

      狄氏家族將眉戶戲傳入新疆并得以世代傳承的故事就是在上述大的歷史背景下的特殊事例。

      近日,《渭南日報》刊載了《華陰迷胡唱涼州》的文章。作者崔曉極這樣寫道:武威當今的資料這樣說,眉戶戲(從陜西華陰)傳入河西以來,就與當地傳統民間小戲融合滲透,成為河西走廊流傳最廣、影響最大、普及最深的外來劇種。新疆的有關資料這樣寫,眉戶戲流傳于甘肅武威地區,原籍甘肅武威的狄氏祖輩們,自清朝末年進疆后帶至新疆,代代傳承流傳至今。那就是說華陰人把該戲唱到武威,武威人接棒當了二傳手,把它又傳播到邊疆。

      20世紀初,該戲在新疆北部伊犁、昌吉等區域甚至南疆部分地區出現。興盛時,無論城鎮還是鄉村,每逢重大節日、婚喪嫁娶,當地百姓會用不同的形式來演繹。進入21世紀,隨著社會的發展和時代變化,幾乎家家會唱幾句“迷糊”的狀況悄然發生變化,并開始衰落。

      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當地通過迷糊戲展現當代生活。芳草湖農場供圖

      挖掘保護后開枝散葉

      2007年以來,第六師五家渠市組織力量對迷糊戲搶救、挖掘、整理。2008年6月,該師市申報的眉戶戲(迷糊戲)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

      狄光照沒料到,祖輩傳下的迷糊戲,得到了國家的保護。此后,狄氏家族就像一股繩擰得更緊了,他們成立家族委員會,狄光照是顧問,主要負責迷糊戲的家族傳承。

      目前的芳草湖農場,僅狄氏一族就有上千人,一些廣為流傳的劇目,無論男女老少,幾乎人人都能哼唱幾段。經過近200年的演變,迷糊戲在五家渠市芳草湖農場、新湖農場、紅旗農場等地盛行。

      近10年來,當地著手編撰《新疆眉戶(迷糊)戲專輯》書籍,建迷糊戲傳習所,為迷糊戲的傳播打下基礎。

      出于對迷糊戲的熱愛,芳草湖農場職工蔣兆貴和退休職工朱金貴、嚴則存等迷糊戲傳人主動承擔起這項工作。他們在農場走訪老藝人、收集迷糊戲文曲譜。“我騎摩托車,半年跑遍了農場所有連隊。”

      忙于家族傳承的狄氏第五代傳承人狄光照,將負責迷糊戲傳習所的重任交到蔣兆貴手中。蔣兆貴將以前和他一起唱戲的26位老藝人和一些迷糊戲愛好者聚集起來,組織排練并經常在該農場演出。

      蔣兆貴等人還常帶著傳習所演員到五家渠市、呼圖壁縣、昌吉市等地,和當地的戲曲團體相互交流、學習。隨著迷糊戲劇團的壯大,許多年輕人也加入進來。

      近年來,當地推動“非遺文化進校園”“小曲子進課堂”等活動,迷糊戲演員們走進校園,給學生們教授唱法和樂器彈奏的基礎知識,發展小演員近百人。

      陜西迷糊戲緣何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迷糊戲在匯聚中國五湖四海民眾的新疆兵團形成了獨有的特色。芳草湖農場供圖

      在新疆兵團唱出“新花樣”

      66歲的高飛元是芳草湖農場的一名退休教師,“吹拉彈敲”樣樣精通。2020年被推選為芳草湖農場戲曲協會主席和迷糊戲協會負責人。

      高飛元在迷糊戲傳習所發現樂隊的樂器種類較少,伴奏音色單調,就把家里的揚琴、二胡、嗩吶等樂器帶到樂隊,供伴奏時使用。

      “眼跟手走,心跟體走。”迷糊戲傳習所演員宋平宗在社區文化活動室耐心地講解著舞蹈分解動作。他說,“我將廣場舞元素融入其中,希望碰撞出更多火花。”

      每逢重要節日,當地都會組織劇團成員排練新節目,每個成員集思廣益,推敲唱詞,用民眾更易接受的形式,通過迷糊戲展現當代人的生活。

      “曲調還是那個曲調,但伴奏聲更悅耳了,唱詞也不再凄楚悲傷,更多是對當代生活的描述和展望。”芳草湖農場相關負責人介紹。

      曾經是排解鄉愁、自娛自樂的民間彈唱小調,經過世代的傳唱、創新,新疆迷糊戲在流變過程中吸收新疆曲子戲、秦腔等劇種的一些藝術因素,在匯聚中國五湖四海民眾的新疆兵團形成了獨有的特色。

      每年夏秋等季節,吃過晚飯后,人們不約而同走到芳草湖農場文化廣場,幾人湊成一堆,有拉、有彈、有唱,累了就會有人替換。這些人,不著裝,不化妝,很隨意。隨著夜幕降臨,唱到“迷糊”時就回家休息。

      在第六師五家渠市,走進廣場、公園,不難聽到迷糊戲的彈唱聲音,三弦、板胡、二胡的旋律與獨特的唱腔讓人精神氣爽。(完)

      主站蜘蛛池模板: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WWW| 一区二区三区无码视频免费福利 | 国产精品无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日韩一区二区三区视频久久| 久久青草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精品久久|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 精品国产日韩亚洲一区| 北岛玲在线一区二区| 国产一区二区成人| 99久久精品日本一区二区免费| 伊人激情AV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高清在线精品一区小说 | 日本无卡码免费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入口 |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美女一区二区三区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视频 | 91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久久99国产精品一区二区| 免费看一区二区三区四区| 亚洲一区二区女搞男|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av| 国产乱码一区二区三区爽爽爽| 国产午夜三级一区二区三| 亚洲综合无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91久久精一区二区三区大全| 亚洲综合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不卡AV| 亚洲图片一区二区|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精品视频| 国产日韩精品视频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影院|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国产波霸爆乳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va无码一区二区| 人妻AV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 | 无码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精品 | 国产99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