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分寸感?分寸感,是對人或事物的合理認可度。通俗的講,就是我們常說的“火候”不足或太過都不行,要恰到好處才行。
二胡的技巧運用,也講究分寸感,不足,則達不到應有效果;過了,效果過分夸張。
在二胡的許多技巧應用上,如控弓力度、按弦力度、弓速的控制等等,都有一個火候掌握的問題。如推弓力度過大,貼弦過緊,便會出現燥音過大的問題。相反,推弓力度過小,弓毛貼弦不緊,會出現聲音發虛、不實的現象。不能過大,也不能過小,這就是分寸感。
在二胡的各種技巧應用中,都應該有個分寸把握的問題。把握不好分寸,便不能體現出最佳的應用效果。
同樣的二胡技巧,在應用技術上都是相同的,但是,效果卻不一樣,之所以有這樣或那樣的差異,根本原因,就差在分寸的把握上。
以快弓為例,有的人拉出的快弓,顆粒感十足,音符短促而清晰,有的人便是拖泥帶水,音符交待不清,個中原因,就是分寸把握上的不同。快弓的基本要求,運弓距離一定要短,這樣,顆粒感就強,運弓距離稍長一點,聲音便會是線性呈現,點線關系便會混淆。所謂“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些人之所以拉不好快弓,就在于運弓距離把握不好,沒有掌握好運弓距離的分寸感。
慢長弓也如此。一些人的慢長弓,聲音粗礪而不圓潤,就在于弓毛的貼弦度的分寸把握不好,弓毛貼弦過緊,發聲必然粗礪;弓毛貼弦過松,聲音必是虛而不實,這個度的把握,其分寸感必須細心體驗才能掌握。
在按弦的力度上,也有個分寸把握的問題。一些感情細膩、情緒娓婉的樂句,本該輕按弦的樂句,如果仍采用重按弦的方式,便會達不到應有效果,例如《洪湖主題隨想曲》中的這一樂句:
43這兩個音符,只有輕按弦,才能體現出那種柔情似水的情感表達上的需要。如果仍像前幾個音符那樣重按弦,這種情感的表達就失準了。因此,這兩個音符必須輕按弦,配合弓法上的慢與輕運弓,效果才能體現出來,這種分寸感的把握,是拉好這一樂句的關鍵所在。
一些巧應用更是如此,譬如墊指滑音,一些人的墊指滑音,小指本該輕滑至三指再實按二指,但在實際操作中,小指不是滑按,而是重按和實按,這樣,就不能正確做出墊指滑音的應有的效果來。
總之,分寸感體現在二胡技巧,應用的各個方面,動作的正確與否,一般人都是能夠做到的,不同處,就在于分寸的把握上。同樣的技術動作,由于分寸把握的不同,效果截然不同。二胡的奧妙也恰恰在這里,同樣的二胡,同樣的老師,學習時間也一樣,演奏水平卻不一樣,皆因分寸感的把握不同,才會出現這樣的結果。
其實,分寸感并不神秘,就是個經驗的積累的過程。對于二胡的各種技巧,僅僅掌握其操作要領是不夠的,操作中的分寸把握,才是二胡真正的功夫所在。
下一篇
二胡隨想曲戈壁,二胡隨想曲戈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