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獨奏廣東民樂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二胡獨奏廣東民樂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十送紅軍》二胡 笛子合奏,《山歌好比春江水》二胡 笛子合奏,《滾滾紅塵》二胡 笛子、洞簫合奏《神奇的九寨》二胡 笛子合奏,《青藏高原》二胡 笛子合奏,《真的好想你 》二胡 笛子 合奏 ,《美麗神話 》(試音碟 )二胡和笛子合奏,《向往神鷹》二胡和笛子合奏,《梁祝》二胡 笛子 合奏,《仙劍奇俠傳四》二胡 笛子 合奏,民樂合奏曲《紫竹調》,《月亮之上》笛子簫 二胡,笛子二胡合奏《天路》,《羞答答的玫瑰靜悄悄的開》(古箏、二胡、笛子合奏), 慈祥的母親(二胡與笛子).以及 女子十二樂坊二胡 笛子合奏曲如下:《茉莉花 》, 《自由 》 , 《奇跡》 ,《 夢里水鄉 》, 《 敖包相會 》,《劉三姐》 , 《阿拉木汗》 ,《彩云追月 》《蝴蝶》,女子《 輝煌》, 《s.d花園》
青年吉他演奏家謝雄 。
謝雄用電吉他演奏中國民樂二胡的經典曲目《賽馬》,在此樂曲的基礎上,增加了一段鏗鏘有力的旋律,使之成為了四段體,稱之為《新賽馬》,改編后使樂曲整體更加飽滿,運用電吉他的流行元素,使之更為動感與激情。以其磅礴的氣勢、熱烈的氣息、奔放的旋律而深受人們喜愛。無論是氣宇軒昂的賽手,還是奔騰嘶鳴的駿馬,都被旋律表現得惟妙惟肖。音樂在群馬的嘶鳴聲中展開,旋律粗獷奔放,描繪了歡慶賽馬盛況的情形。電吉他特有的失真音色,加上掃撥、滑音、擊弦,點弦、顫音、泛音等技巧,在我們面前展現了一幅生動熱烈的賽馬場面。
劉天華 字壽椿,1895年生于江陰城內西橫街。
杰出的民族音樂家,系劉半農之弟,劉北茂之兄。
幼時酷愛音樂,好靜聽鐘鼓、管弦之聲,樂而忘返。
民國元年(1912)隨劉半農去上海,進開明劇社樂隊工作,業余加入萬國音樂隊學習,掌握多種西洋管弦樂器演奏藝術,并萌生改進國樂的想法。
后又刻苦學習二胡、琵琶、古琴演奏技藝。為溝通中西樂理,豐富演奏藝術,發揚祖國民族音樂的特色,1927年創辦國樂改進社,主編《音樂雜志》,以二胡為中心,開展演奏、創作、教學研究活動。
改進民族器樂二胡、琵琶,使二胡、琵琶的教學規范化、教學化。1929年,為京劇藝術大師梅蘭芳的《嫦娥奔月》、《天女散花》、《霸王別姬》等記錄唱腔曲譜,翻成五線譜,寫出《梅蘭芳歌曲譜》,開創京劇唱腔固定成譜的先河。
劉天華演奏代表作有二胡曲《良宵》、《光明行》、《空山鳥語》和琵琶曲《十面埋伏》、《霸王卸甲》等。
1932年不幸染上猩紅熱,治療無效,于6月8日去世。”
劉天華(1895-1932),江蘇江陰人,中國近代作曲家、演奏家、音樂教育家。他自幼喜歡音樂,后隨其兄著名文學家劉半農赴上海進一步學習音樂。
工作于開明劇社,業余加入萬國音樂隊,并學習鋼琴和小提琴,開始接觸西洋作曲理論。曾任教于北京大學音樂研究會。在他的倡議和組織下,1927年成立了我國第一個以進行民樂改革為宗旨的“國民改進社”。
與此同時,他還在二胡、琵琶音樂創作和演奏,以及樂器改革、傳統音樂記譜等方面進行了一系列的探索。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獨奏廣東民樂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獨奏廣東民樂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下一篇
嗩吶加二胡梁祝,嗩吶吹梁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