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嗩吶加二胡梁祝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嗩吶加二胡梁祝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現在不但有很多人喜歡民樂,而且呈現出越來越多的趨勢!這樣的提問只是一孔之見的孤陋寡聞而已。〇第一,民樂中包含著民族音樂和民族樂器這兩個方面!首先應指出,民樂植根于幾千年的神州大地,她不僅是中華文明的積淀,更是中華民族聰明智慧的結晶!!!〇第二,雖然過去我們的民樂在記譜方面用的是"工尺(che)”記譜法,落后于西方的簡譜和五線譜,但我們早已采用了西方音樂的記譜法。在其它方面我們不比西方差!清朝時我國就有了十二平均律的理論,我國音樂有30個調式,而西方音樂只有大小六調式!一提起民樂,有不少人都認為指的是民歌或樂器,其實不然,我國的京劇,評劇,豫劇,越劇,黃梅戲,昆曲這六大劇種,以及川劇,滬劇,粵劇,秦腔,河北梆子等等地方戲,統統包含在中華民樂的范疇之內!由此可見中華民樂博大精深,有著深厚的底蘊。〇第三,改革開放以來,有不少人喜歡西洋樂器,從我們多年的培訓班可看出中國人學鋼琴,薩克斯,吉它,小提琴的較多。但近幾年,學笛子,二胡,古箏,琵琶,揚琴等民族樂器的人在逐年增多。我們的《草原之夜》和《采茶舞曲》等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所重視并登錄。我們中央民族樂團等在維也納金色廳演出,其中的笛子和二胡獨奏,把老外聽得目瞪口呆!連連叫好稱奇!我們的二胡出口量不斷增加,我們的民族音樂和樂器已漸漸走向世界!〇第四,近些年由于生活水平提高,在國泰民安的大好形勢下,農村自發組織的小民樂隊不斷增多。我們每年都對他們實行義務培訓…綜上可知,現在喜歡民樂的人不是少了,而是越來越多!
民樂是古代人民智慧的結晶,是最能體現中國上下五千年的歷史,最能表現在泱泱歷史長河里,民樂對于音月的發展,有著密不可分的重要性以及發展性。所以民樂是中國樂器的靈魂,也是現代樂器的前身,尊重民樂就是尊重智慧的古老中國文明。
任何民族的文學藝術詩歌音樂,都是屬于整個世界的。莎士比亞的詩劇,以帕瓦羅蒂為代表的世界三大男高音,普希金的詩,短篇小說之莫泊桑,契可夫,指揮家卡拉楊,小澤征爾,貝多芬,肖邦,約翰.斯特勞斯,卓別林等等等等,他們都是屬于全人類的。
如今的維也納金色演播大廳,中國元素隨處可見,二胡琵琶嗩吶甚至葫蘆絲,來自東方的天籟之音,或激情四射,仿佛驚濤拍岸,或柔情似水,有如春風撫面,讓人如夢如幻,如癡如醉。
因為歷史的緣由,意識形態高地的早期占領,讓歐美文化風光盡現,我泱泱中華幾千幾璀璨文化藝術文明,卻是藏在深閨人未識。雖是稍欠遺憾,但絕不悲哀。
一切藝術活動,最高的造詣,不外乎表達出了人類所具有的最高尚最偉大的某種情懷,如歌如泣的《二泉映月》扣人心弦的巜十面埋伏》,朋友間至瑧境界的《高山流水》個中韻味,世人又知幾許?《梁祝》不是被譽為中國式的蝴蝶夢嗎?
曾幾何時,中國人為了生存忽略,或淡忘了我們曾擁有的也是最值得享受的一切美好美妙,但這并不意味,我華夏兒女在任何方面遜人一籌。
中華文化,包括儒釋道,中華文字,古漢語,古戲曲,音樂,成語,等等等等,所涵蓋的人世間的一切美好情感與人生哲理,世間任何一個族群,哪怕是依樣畫葫蘆,仍需努力努力再努力。
我們太需要民族自性。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嗩吶加二胡梁祝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嗩吶加二胡梁祝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