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懷鄉曲教學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二胡懷鄉曲教學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我是大二開始和老師學的二胡。剛開始是因為喜歡二胡的聲音,透著一股滄桑感。后來才發現二胡不只是表達悲傷。歡喜的時候有賽馬、戰馬奔騰。洋洋灑灑有空山鳥語、河南小曲。
寧靜的時候有江南春色、良宵。
思鄉的時候有懷鄉行、豫北敘事曲、二泉映月痛苦的時候有病中吟、江河水。
想念心上人的時候有燭影搖紅。在生活中,這些情感都寄托在了一把二胡上,并不覺得樂器有高低之分。
只是二胡應用在流行曲目中太少了,人們接觸的少,基本上看到都是大街上要飯的那種,真正想要被接受,還是要去融合、去傳播、不能固步自封。
我們現在聽的大多數歌里面大部分都有鼓、小提琴、鋼琴等。多少受大眾歡迎的歌里面有二胡呢?
民謠會加、但表達效果不如馬頭琴那么悠揚。
古風歌會加,但古風一般制作不夠精良,受喜歡很少。賈鵬芳做的也只是純音樂的融合容易、放不進歌里面,而且不接觸二胡的也大多數沒有聽說過。一個樂器,只有真正照顧到所有人的感受,讓更多的人來傳唱,來喜愛、才是出色的。
我會吉他,工作以后還在學習鋼琴,以后也想了解編曲,將民族的和西方的可以融合起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懷鄉曲教學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懷鄉曲教學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