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凡學二胡的人,都有一個不服勁的心理,相信只要苦練,就一定會成功的那一天。
首先,得肯定這種精神,這是一種積極的態度,二胡的進步,沒有這種態度是不行的。
但是,想沒想過這樣一個問題:拉好二胡,僅僅是個態度問題嗎?
請看這樣一種現象:
某人的二胡練了幾年,十幾年。但二胡水平還是一般般,不能說二胡沒有進步,但進步的幅度實在是特別緩慢的。
為什么會有這種現象?其原因何在?都說功夫不負苦心人,難道這話是一個錯誤的命題?
實事求是的說,這個命題本身沒有錯,是對的。問題在于,實現這個命題是有條件的。也就是說,條件不具備,下再大的功夫,也是不會達到目的的。
話題還是回到學二胡的本身。學二胡,它是有條件限制的。這個條件,有先天條件和后天條件之分。
先天條件,也就是自然條件。譬如說,纖細型手指的人,便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先天條件。
這一點,女人便占有先天的優勢。二胡拉得好,女性優于男性,一個根本原因,是女性的手指多為纖細型,而纖細的手指,靈巧性自然優于粗壯型。
那么,纖細型手指在拉二胡時占有哪些優勢呢?
我們知道,能否拉好二胡,音準非常重要,音準的決定因素,在于手指的觸弦點的精準。也就是說,手指的按弦點是否精準,決定著音準。通常情況下,我們手指的按弦,并不是點,而是一個面,這個面越小,精準度會越高。纖細型手指,指尖觸弦面積越小,音準的精度自然就高。而手指粗壯,觸弦點的面積就大,精準點把握的準確度就會降低。兩者相比,纖細型手指的優勢就凸顯出來了。
能否拉好二胡的另一個因素,便是手指的靈活性。手指的靈活性,不僅僅只表現為手指抬起落下的靈活性,這只是個速度和反應方面的問題。手指靈話性,更體現在觸弦的感覺上,按弦力度的大小、指壓的高低,這都是手指靈敏度的體現。同樣的手指按弦,力度的大小、感知力的強弱,對二胡的發聲質量音色的改變,是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的。在這一點上,纖細型手指也是占有優勢的。
纖細型手指,由于手指的神經敏感性強,因此,對于音準的感知性會更強。相對而言,粗壯型手指在這一點上便遜色了許多。
先天性條件,除了指型的纖細與粗壯外,還表現在人的悟性上。
人的悟性是有高低之分的。同樣一個二胡的技巧動作,有人一說就明白,一練就會。相反,有人領悟就慢,一個動作,反復多次的練習,卻總不得要領。我們得承以,這是悟性高低不同作用的結果。
先天條件的不同,是造成學二胡進步快慢的先決條件。這一點,須要有一個自我的明智判斷。
一旦有了理性的判斷,便會對自己學二胡就有了清醒的定位,也就不至于讓太高的目標干擾了自己的行為。
實際上,自己的二胡究竟能達到什么水準,基本上是由天生條件就決定了的。這個定位一定要切合自己的實際,不可過高,也不要枉自菲薄,按自己的實力努力也就是了。更要相信,先天條件的不足,通過后天的努力還是可以彌補的。我們只管享受這個努力的過程便足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