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是感悟,音樂是生活,所以演奏技術可以練出來,但音樂是練不出來的。
練琴本就是一件苦差事。所以請相信我,苦練,能練出技術,但是卻練不出令人聽起來有感覺的音樂。因為音樂是生活出來的,是"玩"出來的。長時間’玩’下來,自然會有好聽的音樂。你想要真的會『玩樂器』嗎?想玩得很溜,先找一個好老師,做個正確的啟蒙吧。學音樂需要清晰的頭腦、靈敏的聽覺、平衡的體感。學習音樂不僅要動手,還要動腦,用心聽自己演奏的聲音,感受自己演奏動作是否平衡。
在你演奏的時候,需要從琴音中判斷,自己運弓以及按指上,有什么不協調、不平衡之處。即便你的音準還不是很準,那暫時還不是重點。但是無法很熟練、很輕松的駕馭二胡,未來就算是你練到吐血,音準也絕對是不可能弄準的。
別因為沒練就失去信心。很多學習二胡的朋友,常常會跟老師說:「老師我這禮拜很忙,所以沒有練習」。但我回答:學習二胡,不在于有沒有『練熟』,而在于有沒有『學通』!
曾經有一對母女,她們是一起從0基礎開始學琴。母親很老實,上完課再忙至少一個禮拜還,會練琴一次以上;但女兒上完課幾乎是不練琴的。可是三個月過去了,女兒拉起琴來很順溜,母親拉起琴來還是卡卡的。這說明了初學者,剛開始學的時候,有練沒練其實沒關系,最重要的是跟老師上課時,要吸收老師教學的內容,把正確的概念放進自己的腦袋瓜。沒有學到正確知識,再拼命練就等于白練。如果上完課,沒有吸收到老師帶給你的專業知識,回到家裡就算是多練了一小時兩小時,那就只是把錯誤的動作,又一而再、再而三的重復練習,最后得到結果,還是等于錯。因為錯誤的練習,就等于是又把錯誤重復,且更深植在自己的大腦與身體裡面了。所以我們需要學習的,不是「苦練」,而是「信心」與「思考」。
對老師教學經驗的信心,對自己本能即會的信心。對上課內容的思考,對合理、科學的演奏方法下功夫思考清楚了以后,再來做適當的嘗試與練習。所以,學琴不光在「練」,而在于「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