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二胡曲,我相信大多數人第一時間想到的是阿炳那首著名的《二泉映月》,其憂傷的旋律結合阿炳悲慘的生活經歷,極其生動地展現了舊社會底層人民飽嘗心酸和痛苦的生活,以至于流傳至今,影響深遠。
但是,還有一首二胡曲,比《二泉映月》更為悲傷,就是《江河水》。江河水,最早是流傳于東北民間的一首樂曲。講述的是一個類似孟姜女哭長城的故事:夫妻新婚不久,丈夫就被征去做勞役,一去幾年不歸。可憐的妻子決定離開家鄉,千里尋夫,走在路上,遇到回來的人,才得知丈夫早已死去,尸骨無存,她悲痛欲絕,來到與丈夫分別的河邊失聲痛哭……
江河水,悠悠江水向東流。
哎呀!夫啊……水深難比我滿懷怨和愁!
夫君你被征走,去修筑宮樓鑿石墜山溝,尸骨無人收!
結發夫妻不長久,痛斷肝腸淚珠流,哭聲直上白云頭!
秋月寒光,照孤舟,想你紅顏瘦……
我想起當年,江上戲水,兩小無疑猜;
我想起當年,春花江岸開,你托媒人登門來;
我想起當年,彩轎迎親,共朝天地拜!
怎料婚后江邊決別,等你整三載!
春天江河解凍盼你歸,夏天雨夜想你淚滿腮,秋天月兒當空盼團圓,冬天飛雪豐年該回來!
你卻死鄉外,讓我空等待!
這山在水在偏你不在,今世永分開!
哎呀!天哪!人間多難叫百姓可怎忍受!帝王貪不夠……宮殿年年修,強把民夫抽!
家家拋下老和幼,田園荒蕪糧不收,饑寒交迫無處投,逃荒沿江走……
滔滔江河水,含淚流,何日是盡頭!!
上世紀六十年代,黃海懷將其改編為二胡曲,江河水的旋律配上二胡獨特的音色,極大地豐富了樂曲的表現力,聽起來更有一種凄愴哀怨悲涼無助的情緒。七十年代,二胡演奏家閔惠芬將《江河水》搬上銀幕,以其精湛的二胡演奏技藝和大幅度感情起伏,將樂曲中妻子哀傷悲憤的情感抒發得淋漓盡致,使樂曲的影響更為廣遠。
2014年5月12日,閔惠芬在上海仁濟醫院病逝,終年69歲。從此《江河水》成為絕響,再無人超越。
視頻加載中...
(原創不易,禁止轉載)
上一篇
二胡獨奏格爾木,格格二胡演奏
下一篇
2019二胡挑戰,二胡比賽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