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上海文化潤疆項目,10月3-8日,上海民族樂團攜手喀什地區歌舞劇團昆侖樂團開展《國樂詠中華》喀什行。滬疆兩地演奏家手牽手,共同奏響動人琴音。
10月7、8日晚上九點半,在喀什古城高臺民居戶外廣場,一首民族管弦樂《絲綢之路》拉開音樂會序幕,夢回千年。
喀什古城高臺民居被譽為維吾爾族“活的民俗博物館”,《國樂詠中華》民族音樂會正是在這個千年古城遺址奏響。這也是古城高臺民居首次上演民族音樂會。
“民族音樂是我們的基因、我們的根與魂,我們的心跳緊緊聯系在一起,聽起來特別親切!”兩晚演出座無虛席,觀眾們都被重回絲路古城的國樂觸動。
滬疆兩團同臺共演,帶來兩地特色的民樂作品
喀什地區歌舞劇團昆侖樂團帶來《十二木卡姆》,記錄“絲綢之路”樂舞文化傳播交融的歷史。上海民族樂團帶來海派民樂作品《醉山水》,顯現古代文人雅士的雅樂氣質和品格追求。器樂重奏《納百川》特邀都塔爾演奏家吾拉音木江·艾尼同臺,伽倻琴、冬不拉、彝族月琴、蘆笙、弦子等十余種民族特色樂器輪番上陣。
民樂隊常用樂器和新疆少數民族樂器合奏,各自發揮特點,又互相交融。兩地藝術家兩兩結對,在創排中不斷交流,碰撞出新的藝術火花。
艾捷克演奏家哈力甫·熱依木和二胡演奏家張佳偉共同帶來《花兒為什么這樣紅》。艾捷克也被稱為維吾爾二胡,而二胡正是通過“絲綢之路”從西域傳至中原。兩位演奏家不斷探討,了解兩地不同拉弦樂器的特性和演奏法。當得知張佳偉也會演奏薩塔爾、艾捷克等新疆樂器時,哈力甫特別興奮,帶他去拜訪新疆民族樂器制作傳承人,挑選樂器、講解構造,還把其珍藏多年的胡西塔兒送給他。
熱瓦普演奏家吾拉音木江·艾尼和琵琶演奏家李勝男共同帶來《天山意象》,探尋絲路風光,領略天山壯美。兩地樂團還共同呈現海派民樂作品《共同家園》和新疆特色作品《昆侖之春》《塔什瓦伊》《新疆是個好地方》,傳遞兩地深情厚誼。
喀什行期間,上海民族樂團還與四縣居民、專業學生深度交流
10月3-5日,上海民族樂團和喀什地區歌舞劇團昆侖樂團組成聯合小組,驅車輾轉近千公里,遠赴上海對口支援的莎車、澤普、葉城、巴楚,開展文化交流演出。
10月7日,嗩吶演奏家胡晨韻和駐團指揮姚申申來到喀什大學,為音樂與舞蹈學院的學生帶來兩場講座。《遠古向未來》以嗩吶為例展現穿越千年的絲路之聲,《絲路國風》介紹民族管弦樂發展的前世今生與未來,并分享樂團近年來民族音樂當代表達的優秀劇目?!拔覀儤逢犞泻芏鄻菲鞫际峭ㄟ^‘絲綢之路’傳入,像嗩吶、琵琶、二胡,帶著這些樂器來到喀什,也算回到了它們的故鄉?!焙宽嵳f。
為了準備喀什行,9月初,上海民族樂團特邀喀什地區歌舞劇團昆侖樂團來滬交流,參加樂團排練,并舉辦公益惠民演出,以音樂為紐帶建立人才共育長效合作機制。
10月下旬,上海民族樂團還將邀請喀什地區歌舞劇團昆侖樂團來滬公演。上海民族樂團表示,未來將繼續與新疆當地演奏家深入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