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說:馬曉輝在文化藝術專項基金成立儀式上主辦方供圖
二胡只有兩根弦,卻能在簡約中見深刻、凄婉中顯張力、創新中露智慧。拋開世俗標簽和刻板印象,馬曉輝讓手中的二胡卸去傳統現代的藩籬、架起中西文化的橋梁、傳遞治愈心靈的力量。
今天下午,上海宋慶齡基金會馬曉輝文化藝術專項基金正式設立。在位于陜西北路369號的宋家老宅舊址,馬曉輝與好友們演奏了《臥虎藏龍》等作品,映著落日余暉,她說:“人生總有跌宕起伏,困頓時,二胡就是我生命中的那一道光。一路行來,我追逐光、感受光,也希望能成為那一道光,為人們帶去美和治愈的力量。”
改變二胡刻板印象
馬曉輝素來勇于挑戰、敢于跨界,在二胡的探索創新之路上,她的嘗試并不局限于舞臺,近年來她在音樂療愈方面也有諸多實踐。2006年,馬曉輝在美國加州巡演時,觀眾席里就有美國心理學教授凱利,雖是第一次接觸二胡,但在聽了馬曉輝演奏后,他感動得熱淚盈眶:“二胡的聲音竟如此溫暖,可以融化世上最寒冷的心。”
此后,馬曉輝與凱利開啟了“音樂與心理”等百余場系列賞析沙龍講座,進行“音樂療愈”領域的共同探索和實踐。凱利的老家是美國鄉村音樂發源地納什維爾,當二胡之旅行經那里,不少愛樂者前來捧場,他們形容馬曉輝的演奏——好似腦海中有煙花綻放。
作為連任三屆的上海市政協委員,馬曉輝的提案大多和音樂療愈有關。疫情期間,隨著大眾心理疏導需求的增加,馬曉輝首創一系列公益音樂雅集活動。而她每次出現,總是精心設計服化道,無論是映襯書畫展現中國風,或是結合多媒體凸顯未來感,她的音樂總是五彩斑斕。
“許多人覺得二胡是悲涼的、苦澀的,其實二胡也是溫暖、豐滿、立體、充滿人性光芒的。”馬曉輝說二胡的世界有著四季分明,它富有角色感,擅長演繹不同的音樂作品,不僅能演繹傳統作品,也很多元。她說:“越是面臨挑戰時,我們越要以藝術的斑斕,抵御生活的冷暖。”
跨界探索藝術療愈
今天的現場,馬曉輝與青年演奏家們即興演繹了二胡與大提琴《臥虎藏龍》,二胡、西班牙吉他、馬頭琴合奏南美洲作品《明天》和探戈舞曲《聞香識女人》。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理事長姜樑、上海市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主任委員徐建光也拉起二胡即興互動,合奏了一曲《賽馬》。
圖說:即興演奏現場
未來,專項基金將重點資助“一把二胡行天下”公益項目,支持青少年、女性藝術家開展文藝創作、學術交流,支持中華傳統文化的傳承和推廣,支持鄉村振興、藝術療愈等新領域的拓展。
今年,馬曉輝文化藝術專項基金還將舉行紀念三八國際婦女節馬曉輝和她的朋友們二胡專場音樂會,致敬白衣天使“大愛無疆”專場沙龍音樂會,六一兒童節暨“鄉村振興,讓農村青少年、兒童愛上二胡”等活動。
“上海宋慶齡基金會馬曉輝文化藝術專項基金的關鍵詞是愛、美、和平。”馬曉輝說,“我希望以創新的視野、公益的模式、跨界的形式傳播二胡藝術之美,新國潮、新海派之美,從而經歷美、見證美、創造美、成為美。”
(新民晚報記者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