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二胡獨奏夜深沉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二胡獨奏夜深沉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作者是張恨水。
“夜深沉”原是戲曲《霸王別姬》中“虞姬舞劍”的一段曲牌名,張恨水匠心獨運地將這二胡琴曲貫穿小說始終,成為牽系男女主人公悲歡離合的紐帶與情節發展的線索。不僅小說的多數場景都是發生在深沉的夜晚,而且小說的基調就是黑沉沉的清冷悲涼,“夜深沉”象征著丁二和與王月容命運的悲慘,揭示著社會的冷酷黑暗。
張恨水,男,原名張心遠,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5日,安徽安慶潛山縣人。中國章回小說家,鴛鴦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稱為現代文學史上的“章回小說大家”。
1911年開始發表作品;1924年憑借九十萬言的章回小說《春明外史》一舉成名。作品上承章回小說,下啟通俗小說,雅俗共賞,對舊章回小說進行了革新,促進了新文學與通俗文學的交融。代表作《金粉世家》《啼笑因緣》《八十一夢》等。
感謝邀請!
二胡、板胡和京胡的相同之處
這三樣樂器都是中國民間拉弦樂器,琴的結構相近,都有琴筒、琴桿、琴碼、千斤、琴軸等組成。演奏方法也較接近,右手持弓,左手按弦,弓法和指法也大致相同。
二胡、板胡和京胡的不同之處
二胡和京胡琴筒捫皮用蟒皮或者蛇皮,板胡琴筒面板是用桐木制作;
二胡和京胡的千斤是用絲線向里收攬,板胡千斤是用木質材料向外頂起;
中國民族音樂是指用中國傳統樂器,以獨奏、合奏、舞奏形式演奏的民間傳統音樂。
中國民族器樂的歷史悠久。從西周到春秋戰國時期,民間流行吹笙、吹竽、鼓瑟、擊筑、彈琴等器樂演奏形式,涌現了師涓、師曠等琴家和著名琴曲《高山》和《流水》等。秦漢時的鼓吹樂,魏晉的清商樂,隋唐時的琵琶音樂,宋代的細樂、清樂,元明時的十番鑼鼓、弦索等,演奏形式豐富多樣。近代的各種體裁和形式,都是傳統形式的繼承和發展。
中國經典名曲有很多,其中最著名的十大名曲是指《高山流水》《梅花三弄》《夕陽簫鼓》《漢宮秋月》《陽春白雪》《漁樵問答》《胡笳十八拍》《廣陵散》《平沙落雁》《十面埋伏》。
單單聽了這些名字就已經神為之奪,中國韻味之美,由此可見一斑。還有很多現代的名曲,也有很多經典,甚至登上世界音樂殿堂。
01.《春江花月夜》民樂合奏-中國二胡藝術網
02.《十面埋伏》琵琶獨奏-中國二胡藝術網
03.《漁舟唱晚》古箏曲-中國二胡藝術網
04.《高山流水》古琴曲-中國二胡藝術網
05.《夜深沉》嗩吶獨奏-中國二胡藝術網
06.《春節序曲》民樂合奏-中國二胡藝術網
07.《彩云追月》民樂合奏-中國二胡藝術網
08.《二泉映月》二胡獨奏-中國二胡藝術網
09.《金蛇狂舞》民樂合奏-中國二胡藝術網
10.《梁祝》嗩吶-中國二胡藝術網
二泉映月、梁祝、春江花月夜、喜洋洋、春節序曲、步步高、掛紅燈、高山流水、漢宮秋月、平沙落雁、廣陵散、陽關三疊、雨打芭蕉、賽馬、百鳥朝鳳、十面埋伏、金蛇狂舞、漁舟唱晚、紫竹調、梅花三弄、小河淌水、紅豆曲、一簾幽夢、霓裳羽衣曲、彩云追月、江河水、鴨子拌嘴、走西口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二胡獨奏夜深沉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二胡獨奏夜深沉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