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二胡的演奏中,有一個最基本的技巧常常為大家所忽視,這個最基本的演奏技巧,就是同音符的不同演奏方法。
我們在拉二胡時,經(jīng)常會遇到兩個相同的音符需要連在一起演奏,如55、66、33等等。遇到這種同音符的演奏,除了特殊弓法規(guī)定外,通常情況下,我們都會以連弓或一推一拉的弓法形式去拉奏。
在曲譜中,并不是每個音符都會標出弓指法的,一些音符的具體拉法,在弓指法上并沒有做出具體規(guī)定,需要演奏者自己做出酌情的處理。
這種情況,就是檢驗演奏者的應變和處理能力了。實際演奏中,正是這種應變能力,才能看出一個人的演奏水平來。特別是同音符的演奏,更是一個非常關鍵的技術(shù)環(huán)節(jié)。
同音符的演奏,最基本的演奏方法有以下幾種:
一、連弓演奏法。這種方法,就是兩個音符都用推弓或拉弓的形式連續(xù)奏出。
二、一推一拉或一拉一推的弓法形式奏出,這是分弓演奏的最基本形式。這種形式以兩拍形式為多見,同音一拍時則很少用到。
三、連續(xù)推弓或連續(xù)拉弓的形式。采用這種形式,是為了保持同音符音質(zhì)的一致性。
前面說的是弓法上演奏同音符的幾種形式,下面再說一說指法中的形式。
一、異指同音。所謂異指同音,就是用不同的手指拉同一個音符。這一技法的特點,是同一音符由于用不同手指來拉,固能產(chǎn)生音色上的細微差別,而二胡的韻味,就是產(chǎn)生于這種細微的差別與變化中。
例如,《蘭花花敘事曲》中的這一句:
這一句中的332I,在33這兩個同音中演奏中,第一個3用內(nèi)弦三指來演奏,而第二個3則不用三指,而是改用二指下滑至三指位取代三指再回滑至原指位按出2音,這就避免了兩個3音符的同指按弦的呆板,音色的細微變化,讓同一音符產(chǎn)生了不同的音韻效果。
順便說一下,異指同音技巧的運用,不僅能起到同音符的音色變化上的作用,它還有個方便運指的作用。例如《洪湖主題隨想曲》中的這一句:
這一樂句中612,6這個音符需用內(nèi)弦二指來演奏,但接下來的1這個音符,按正常的指法本該用內(nèi)弦小指按弦,但在實際演奏中卻采取二指下滑至小指指位的方法來演奏。這種異指同音法,其目的主要是出于方便運指的需要。因為下一組音符中的第一個音符1需用小指來按弦,如不用此法,則小指1音就很難奏出,造成把位上的混亂。
二、同音的內(nèi)外弦轉(zhuǎn)換。為了體現(xiàn)兩個同音符的變化,在技巧的運用上,人們通常會采取內(nèi)外弦的轉(zhuǎn)換的形式來進行,這種形式,主要是充分利用內(nèi)外弦的不同音色,以對比的形式來實現(xiàn)這種轉(zhuǎn)換。
例如,《喜唱豐收》這首曲子中的這一句:
樂句中的22這兩個相同的音符,前一個2的演奏用外弦空弦,后一個2則用內(nèi)弦二把位的二指來演奏,這種音色的對比,使兩個2呈現(xiàn)出的音色上的變化,避免了同音的單調(diào)和呆板,聽起來就別有韻味。
同音的演奏方法,看起來似乎很簡單,但在實際操作上都又是很復雜的。因為在二胡的演奏中經(jīng)常要運用到它。它不僅涉及到弓法,還涉及到指法。不同的弓指法中的用法又是不同的,需要靈活掌握運用才是。只有全面了解和掌握它的運用形式,才會在實際中運用自如。
實際上,在二胡的所有技巧中,并沒有哪一個技巧是特別高難的,但是,對于學二胡的人來講,必須要全面掌握才行,少了哪一樣都不行,同音的不同拉法,就是個典型的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