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胡拉的好聽不好聽,人們的注意力,往往會集中在各種技巧上,特別是弓法和指法兩個主要技巧上。
二胡的弓法與指法,確實是兩個最為關鍵技巧,把注意力集中在這兩個技巧上是對的。但是,一些朋友在這兩個技巧上盡管下足了功夫,但二胡拉的仍然不是很好聽,好多人為此產生煩惱,卻又因為找不到原因而產生焦躁情緒。
其實,掌握了二胡的各種演奏技巧,這只是一個基礎,二胡拉的好聽不好聽,還有許多技術環節需要精心打磨。其中的歌唱性、流暢性就是兩個非常重要的衡量指標。
歌唱性,我在此前的一篇文章里專門談過,這里就不再談了,側重講一講流暢性這個問題。
拉二胡的流暢性,對于二胡拉的好不好聽來講,是一個很重要的指標。這一指標,既有技術方面的,也有樂理方面的,因此,它屬于一個綜合性的指標。
所謂流暢性,指的是所拉的二胡曲子要具有行云流水般的演奏效果,聽起來不能有疙疙瘩瘩的現象。流暢性主要表現在節奏的準確和音符時值的準確兩個主要指標上。節奏不準確、音符的時值把握不準,都會使所拉的二胡曲子的流暢性受到影響。音符時值把握不準方面最容易出現問題的就是帶有附點的音符和切分音符這兩個方面。
上圖是一個8分音符示意圖,在這一拍中,前一個音符后帶有一個附點,表示前一個音符的時值要占三分之一拍的時長。演奏這樣帶有附點的音符時,時值如果把握不準,二胡的流暢性便會受到影響。
二胡的流暢性,還體現在樂句間關系的處理上,這一點更為許多人所忽視。
我們常見一些人在拉二胡時,每個樂句間都有一個停頓現象,在這些人的認識中,樂曲就是由一個個樂句組成的,因此,自覺不自覺的便把一個樂句作為一個單元,拉完一個樂句,便有一個短暫的停頓,然后再拉下一句。
這種現象,是二胡拉得不夠流暢這一問題產生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正確的作法,每個樂句間是不該有停頓的,一個樂句完成之后,緊接著就要拉下一句。
除了特殊需要停頓外,如樂曲中的間奏等,通常情況下,樂句間沒有停頓,這是由樂曲的表現性所決定的。樂句雖然是個小單元,但聲音似流水,每個單元間都是無縫聯接的,中間有斷開,這種平衡便被打破了。
樂句間的無縫聯接,嚴格講,這也只是個相對概念。因為每個樂句間,事實上是會有一個停頓時間的,只不過這個停頓的時間是極其短暫的,短暫到可以忽略不計。我們所要做的,是把這種短暫的停頓的痕跡消除掉,給人留下根本沒做停留的發聲印象感覺。
那么,怎樣才能做到這一點呢?
其技巧全在運弓的巧妙上。一般而言,運弓的規律都是拉弓起,樂句的末尾收弓止。當然,根在樂曲表達上的需要,有些樂句也會有推弓開始的特殊現象。但無論是拉弓起還是推弓起,在樂句的結尾處,首先要注意的是運弓的推拉轉換一定要在最短的時間內來進行。
其次,要保持運弓力度與速度的均勻性,特殊樂句如強調重音等樂句除外。這樣,才使樂句間的聯接不至于過于突兀,才會更自然一些。這樣,樂曲的流暢性才會體現出來。運弓速度與力度的控制,如同開車的油門控制一樣,不能平穩的控制油門,汽車便會出現前竄或一頓一頓的現象。運弓的速度與力度的控制,與開車的油門控制,很有幾分相似之處。
正確了解和處理好樂句間的關系,對于二胡演奏的流暢性十分重要。所謂“細節決定成敗”,這個道理同樣適用于二胡的演奏,希望大家重視起來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