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有位網友發給我一首《問佛》的二胡曲譜,并在打紅色杠杠的地方提出疑問,說按照曲譜上標注,開頭的拉弓對應不到末句的推弓,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應該如何解決。我將曲譜放大,依次從上到下看了一遍,這是個G調(最低音5)4/4拍號,唱起來比較洗定抒情的好似廟宇中和尚頌經的歌聲。過門用分弓演奏,進入曲子開頭為丨丨121---丨開始兩個低音5是拉推分弓,這種開頭為強弱節拍的形式應該拉推才是正確的弓序,如果開頭起音為05的這種休止前半拍強音,后半拍5為弱音,就要用后半弓將5推出,確保弓子從弓根為后面的全弓準備好長弓。
2??進入正題接著往后看丨三拍中都是八分音符用了三個連弓符號,為拉、推、拉弓,最后小節的12是十六分的裝飾音符,與后面1音的四拍延長音合用一個長推弓至弓根。這個12裝飾音用在快節奏中一略帶過,用在稍慢的旋律中略顯慢些,占一拍的四分之一時值即可,否則裝飾過快就改變了樂曲風格。
3??為什么這兩小節要把開頭兩個55用分弓、而1音四拍延長音為什么又用推弓呢?這就是二胡老師為(各種樂器公用的曲譜)要專門為二胡制定弓指法后才能成為統一拉推弓序,不致于在合奏時拉推弓序亂了套。網上太多的人自由拉推,就亂了弓向還不知道。我們從這兩小節的弓序就看出曲譜中的延長拍都要用推弓,因為這兩小節相當于為一句話說結束了,就得產生一個吸氣的氣口,而不能影響后面小節的時值,也相當于偷氣,所以必須收弓。
4??因為曲譜開頭的弓向是正確的,而在譜中紅杠杠處出錯了,為什么一般人能識別標準的印刷曲譜中出錯呢?因為出錯的這兩小節,按照所標示連分音記號而不同于曲子開頭的弓向,四拍延長音121---丨變成了拉弓、發現是第一小節的第四拍56沒有掉了一個連音符。
5??還有證明曲譜中弓序錯誤的理由,所謂拉二胡就是有拉有推,才能保證后面的弓序不亂,所以習慣稱拉為出弓,推為收弓。為了完成八拍一個分句的氣息,全譜都是收弓產生氣息,紅杠杠處無意中出現用反了弓序即不順手,而且亂了一個弓序往后面就都反了,不屬于強烈的旋律隨便倒弓是不允許的。所以,正確的弓序就會在推拉中使強弱拍發音準確,演奏者不會感到有氣促感。
6??我們看音樂會也有演奏家出現倒弓的現象,那是為了突出第二個強音的需要,還有就是一旦出現連分弓誤差不對應下一拍弓序時,會即時調整,這是允許的,否則后面的弓序全亂了。你看到樂團中的二胡合奏,不管多復雜的旋律,拉推的弓序都不亂,這就讓我們自學二胡的人能從中悟出這些道理。
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