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學二胡獨奏涼涼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學二胡獨奏涼涼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不是國風音樂走下坡路,是現在國風音樂變味了,現在國風音樂冗雜,良莠不齊。
我們現在只要在網絡上搜索中國風,就會出來一大批這樣的歌曲。
甚至有的音樂穿著打扮的像國風,加點中國樂器,就打著中國風的旗號,只出現感官的精神追求。大量的冗雜低俗國風音樂出現在人們的視線,讓人們對其反感!!!
現在以我的看法,在當下流行音樂界,一說中國風肯定要與中國傳統文化掛鉤。在歌詞上一定要與古詩詞掛上鉤,歌詞文白夾雜,詞意的表達上一定要有古詩詞物象,至于歌詞表達的對不對倒在其次。
中國樂器上一定要加上笛子、古箏、琵琶等傳統樂器來標榜這就是中國風。這就是為什么國風有下坡路的原因。
在音樂上,儒家主張,音樂必須給耳目之官以道德規范,防止出現感官被物欲所蒙蔽,而使人為地追求感性欲望的滿足,而喪失其超物欲的精神追求的現象。
真正的國風音樂以周杰倫,許嵩等為首的音樂人,一首優秀的中國風歌曲需要的是多元素融合后的和諧相處,這些元素包括了古典元素和現代流行音樂元素,畢竟只有碰撞才能擦出火花。
中國文化本來就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融合更近時代變化,音樂更迭,但不變的是中國元素的加入。
比如:
RAP和刀馬旦,R&B和雙節棍,雖不屬于一個時代,卻能夠在這個時代合二為一,這才是中國風歌曲該有的樣子,跨越時間的界限,在這個時代肆意生長。
首先,問這個問題的人明顯沒有關注《經典詠流傳》這個節目,其次,他可能是心血來潮發出的疑問。
因為,據我觀察,今年的華語新歌推薦遠遠超過了歐美風格的歌曲。而且,確實,國風音樂的質量也越來越好了。
所以,我認為國風音樂的前景廣闊,不可能走下坡路。
任何音樂類別或者風格,都不可能永遠是常青樹。中國從最先流行的京劇唱腔,到各類民調小調和搖滾的流行,再到現在因為古裝劇而時興的國風音樂等等。都是中國音樂適應時代變化,而作出的改變和創新。
這就是市場,只要符合大眾口味,致力發展中國音樂事業,如此,無論國風和其他風格音樂,永遠都在前進路上,必定有一片發展的沃土!
不是國風音樂離我們越來越遠了,而是我們離傳統文化愈來愈遠了。國風音樂是中國文化瑰寶之一,傳統文化就像浩瀚的長河,我們逐漸遠離了河岸、遠離了震撼,走進了桃紅柳綠、兒女情長的溫柔之鄉,另類的、中庸的、一味張揚個性的空間,這是一個“盜夢空間”,盜取的是個性和夢想,丟失的是精神和靈魂。
“傳統的味道是最奢侈的味道”。中華民族5000多年的燦爛文化是不可磨滅的,更是不可褻瀆的,相反陳之歲月,歷久彌香,我們年輕一代有傳承和弘揚的責任,中華民族骨子里的東西不能丟。
我個人非常喜歡古風歌曲,歌單里也收藏了很多好聽的古風歌曲。古風歌曲聽的不止是歌詞,更多的歌曲背后的表達的故事以及意境,還有各種樂器的配合!
比如河圖的《風起天闌》講述的是一個女將軍謝婉誓死守城,卻沒有等來援兵的故事,算是《傾盡天下》的續集,《傾盡天下》不用說了,但凡聽古風歌的,沒有不知道的。
《伶仃謠》是以趕尸人角度的故事,雖然聽起來有點驚悚,但歌詞很溫馨,河圖唱的也如夢如幻。主要表達的對戰死在沙場上親人的思念,那如泣如訴的哀傷,只是想讓他們的英魂回歸故里,告慰親人。如果你聽過樸樹的《白樺林》,也沒有覺得恐怖,可以試試。
《牽絲戲》講述的是一個老翁和木偶相依為命的故事,樂器偏現代,但戲腔很驚艷。故事有些悲愴,更多的還是遺憾!
還有《愛殤》,這首歌十年前就出了,后來《東宮》買了版權,被更多人熟知。建議用耳機聽雙聲道版本的,左聲道小時撕心裂肺的蒼涼,一如小楓最后自刎于兩軍陣前,那決絕的告別;右聲道里不才的溫柔,是天真爛漫的九公主;而龔師傅的和聲,一如隱忍的師父!
《辭·九門回憶》老九門系列的,還有音頻怪物的《典獄司》,佛爺和二月紅的同人文,也是比較早的古風戲腔與rap的結合了。
時光膠囊的《青絲》算古風有點勉強,但前奏一分鐘時的二胡,是主唱用嘴吹出來的,這個不多見,也可以去聽聽,起的時候有點炸,不過真的很好聽!
其實還有蠻多的,一會也寫不完,后面看有沒有時間補吧!謝邀!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學二胡獨奏涼涼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學二胡獨奏涼涼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