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二胡 >二胡北郊拉什么弦(獨居老人生存畫像:精神上的孤獨最可怕)

      二胡北郊拉什么弦(獨居老人生存畫像:精神上的孤獨最可怕)

      【編者按】當你,老了!你會選擇如何度過余生?是與子女在一起,享受“養兒防老”的“天倫”?還是寧愿獨居,忍受或是享受“被無限放大”的孤獨?再或者,傾一生的積蓄,走進養老院碰碰運氣?莫道桑榆晚,人間重晚晴。這樣的選擇題,或早或晚也將擺在我們面前。

      央視網消息:北京的秋有些微涼,上午10點鐘以后,小區里漸漸熱鬧起來,花壇旁的長椅被老人占滿。有的獨自一人,靜靜地坐著,不知道在想些什么;有的帶著蹣跚學步的孩子,小孩兒走路不穩,老人緊張地跟在后面;有的坐在輪椅上,目光炯炯有神,在保姆推行中,迎向秋日的暖陽。

      獨居老人生存畫像:精神上的孤獨最可怕

      人都會老,但沒有老的時候,誰能想到,老,對于個人到底意味著什么?

      “老了總得有個窩吧”

      李占英阿姨是個“老北京”,對這個小區最熟悉。小區里有幾位老人,哪些老人獨居,哪些老人孤寡,最近又新來了哪些老人,她都非常清楚。

      午飯過后,李阿姨帶著央視網記者敲響了小區里28層的一戶人家。等了將近一分鐘,一雙骨節分明的雙手打開了門,屋里一片漆黑,沒有開燈。老人慢慢踱著步,開了燈,照亮了她略有些稀疏的頭發——白的多,黑的少。

      隨后,略帶有二胡般沙啞的聲音從里屋傳來,招呼我們坐下。藏青色羊絨衫配粉色襯衫的穿搭,顯得李盛春大爺特別精神。梳得整齊的頭發向后背著,露出爬有皺紋的歲月。

      李盛春大爺今年82歲,老伴兒徐瑞敏阿姨83歲。

      獨居老人生存畫像:精神上的孤獨最可怕

      李大爺年輕時的照片

      1962年,李大爺被分配到北京核二院,從此搞了幾乎一輩子軍用核工程,還參與了第一顆原子彈配套工程的部分設計。2005年退休時,被反聘到清華大學中核能源所,7年前(2012年,75歲)才正式退休,也正是從那時開始,李大爺和老伴過上了獨居生活。

      那時,他們住的老小區沒有電梯,“爬上4樓要十多分鐘,至少歇三四次”,李大爺略顯滄桑的手在身前比畫,“一步一步這么爬著走,偶爾可以,但天天得買菜啊!”

      老兩口有兩個兒子,還沒退休,一個住在北郊,一個住在順義,每人都帶著一個上學的小孩兒。“開車過來要一個多小時,如果堵車,來回四五個小時。”

      不來會想,來了又嫌麻煩,這是讓老兩口一直很糾結的。“沒地兒停車,做飯時,醬油瓶在哪兒、醋在哪兒,一大堆事兒!走了衛生還得自己搞!”不忍心讓還在上班的兒子來回折騰,老兩口沒什么事兒也不叫他們過來。

      和兒子不是沒一起生活過,但生活習慣不一樣。兒子晚上愛歌、跳舞、喝酒,“你說不讓他們鬧?”偶爾過年過節還可以接受,但到兒子那兒養老,還是要謹慎,李大爺清了清沙啞的喉嚨,“老了總得有個窩吧!”

      2年前,李大爺賣掉了原來的老房子,換到了現在這個有電梯的小區。以前上大學時,李大爺是文工團的,會演奏很多種樂器:鋼琴、手風琴、黑管……還去人民大會堂演出過,“不過現在年紀大了,嗓子也壞了。”房門左側擺放著一架用白紗布蓋著的鋼琴,身體硬朗的時候,李大爺正是坐在那架鋼琴前,給孫女兒彈琴。

      還算整潔的客廳內,觸目可及的地方,擺放著各種叫不出名字的藥。李大爺患有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身上還有5個心臟支架。老伴兒身體更不好,“十年的帶狀皰疹,一直疼痛難忍。自己洗澡都洗不了,能動的就是穿衣,慢慢地走點兒路。上廁所自己沒問題,但做飯基本比較困難,要經常吃中藥。”

      為什么不雇一個保姆?

      李大爺心中頗有芥蒂,“花錢不夠生氣的!不敢說,不敢動,動不動就走了,動不動就不干了……”然而這只是老兩口不雇保姆的其中一個原因。

      獨居老人生存畫像:精神上的孤獨最可怕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老兩口因為神經衰弱,晚上休息要分開睡。要是睡在在一起,一個人醒了,另一個人這一宿也甭想睡了,互相影響。原來在老房子時,兩個人就是通過敲墻互相通知對方,有事了趕緊過來,“聽見了就趕緊過去,聽不見就沒救了。”

      現在老兩口住著大兩居,一人占了一間,“雇了保姆,住哪兒呀?”本想把這個房子改出個單間,但想到要動工,李大爺也放棄了。“得找人啊!誰給你歸置?沒有那個精力了!”李大爺輕輕地嘆息。

      照顧好自己的生活起居,就是老兩口每天的全部。在屋里走路,一步路要換成2步走,防止一切摔倒的可能!“干累了就歇著,不愿意干就放那兒,家里有時臟就臟點兒,忍了!”

      老齡、空巢、失能失智……近些年,這些關鍵詞越來越頻繁地進入大眾視野,引起人們的重視。全國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建軍曾表示,預計到2050年,我國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4.87億,占總人口的34.9%,每2.87個人中就有1個老人。

      “小老人”幫“老老人”

      人至暮年,身不由己。

      2年前,李大爺剛來這個小區沒多久,家里沒電了,倆人黑著燈插上電卡,不知道把電閘合上,結果沒洗腳也沒洗臉,湊合了一宿,第二天早上遇到李占英阿姨,找物業才把問題解決。

      李阿姨今年69歲,住在李大爺老兩口隔壁,也是跟老伴兒過著獨居生活。李阿姨有一個兒子。當年一個月掙三十多塊錢時,養不起兩個孩子,后來生活寬裕了,計劃生育政策開始實行,也沒再要孩子。

      “老年人生活最大的困難,就是精神上的孤獨。他們不缺錢,不缺物,缺的是關懷、關心、關注、關愛,得有人注意他,別誰都不理他”。在同小區的老人中,李阿姨算是心態積極又熱心的。

      獨居老人生存畫像:精神上的孤獨最可怕

      李阿姨參加社區活動

      退休之后,李阿姨開始把各種愛好撿起來:唱歌、跳舞、練書法、打太極……之前不喜歡古詩詞,現在也開始研究起來。有老年活動時,李阿姨還要寫歌,給大家印歌詞分發,組織活動,聯系人……從周一到周五,李阿姨的退休日子過得比上班還忙。

      “養老確實是個大問題,你把孩子跟你綁一塊兒,孩子太苦了!”李阿姨雖然年紀不大,但是老年病也不少:高血壓、糖尿病、哮喘……為了不拖累兒子,李阿姨平時特別注意養生,備著《本草綱目》,沒事兒就看看。“盡量把自己身體弄好一點兒,生活能自理,不給別人添麻煩。”

      3年前,小區居委會組織志愿者,對有困難的老人實行紅蘋果志愿服務隊二對一指導。李阿姨果斷報了名。現在小區里所有參與配對的老人都是李阿姨牽頭配對的,他們叫“小老人”照顧“老老人”,志愿服務的老人不低于55歲,被服務的老人80歲到100歲不等。

      李阿姨了解到李大爺家的情況后,便順理成章牽頭幫兩位老人配了對。因為住得近,也常常是李阿姨幫忙解決問題。

      兩個多月前,李大爺老伴兒身子虛,夜里盜汗,需要看中醫,第一天看診,第二天取藥。李大爺一個人來回跑都困難,更何況要帶著老伴兒。

      李阿姨知道后,去居委會借了個輪椅,推著90多斤的老人每天趕公交車去看病,到醫院兩站地,堅持了一個多月。

      “實在緊急了,可以打電話讓兒子過來,但不十分緊急的情況下,比如臨時有病要吃藥,家里藥吃完了或者找不到了,煤氣沒了……還是要靠街坊鄰里、社區居委會幫忙。”李大爺告訴央視網記者,現在小區里開設了“小飯桌”,做飯實在困難了,就下樓買一點兒,再不行還可以叫外賣,這樣吃飯問題就解決了。

      “小老人”志愿者每周會給配對的“老老人”打個電話,問候一下有什么事兒,“都挺好,就行了!”老老人”有什么需要,比如找個小時工,住院需要照顧一下,家里沒感冒藥了,也會給志愿者打電話求助。

      端午節、中秋節、重陽節……志愿者還會把老人們請出來參加活動,“老年人最怕的就是孤獨,孤獨比貧窮更可怕。”李阿姨說。

      獨居老人生存畫像:精神上的孤獨最可怕

      為了緩解晚年的孤獨,李大爺學會了微信,想兒子、孫女了就和他們視頻,每年還會和老同事、老同學聚會兩三次。

      有尊嚴地老去

      韓爺爺是這個小區里為數不少的90歲老人之一,去年春節,他的老伴兒過世了。老伴兒過世之前,唯一的女兒給父母找了一個別墅式養老院。去養老院之前,韓爺爺跟李阿姨說:“我先去試試,不好我還回來”,結果一個月就回來了。

      李大爺也考慮過住養老院,看過幾家,但感覺找到一個清凈的、合適的很難。“現在還沒到那步”,關鍵是兒子們也不太同意去養老院,“有兒有女的,住什么養老院啊!”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我國已搭建起以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為補充、醫養相結合的中國特色養老服務體系。居家養老作為養老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成為滿足數量龐大的老年群體多方面需求的重要一環,而社區作為依托,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

      何瑩是這個小區的一位社區工作者,之前從事了至少10年的社區工作,她向央視網記者表示:“社區養老其實是很人性化的一種養老方式,它集合了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優勢,既可以讓老年人就近養老,少了離家的鄉愁之憂,又有了更多的歸屬感,但實際操作中會遇到很多問題,比如說志愿者陪護去醫院看病,社區醫院還好,去大醫院就會有很多問題。”

      何瑩之前所在的小區,有一位90多歲老人在衛生間大胯骨折,社區工作人員幫送進了醫院,老人要做手術,但子女在國外,志愿者不能簽字,沒有人簽字就不能動手術。最后老人所在單位的廠長簽了字,耽擱了一天多,老人多帶了三個月夾板,當年就過世了。

      “社區和志愿者能做的還是有限。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尤其需要家人或者專業的陪護,有些老人不能下樓,社區可以送餐,一對兩對還可以,如果是很多老人就需要相應的機構、社會團體或企業組織,在硬件設備和制度上給予改善。另外,相對于物質上的需求,老人其實更需要精神上的陪伴。如何讓老人在社區生活更幸福、快樂,仍需要傾全社會之力不斷探索。”何瑩表示。

      “在配對的老人之間,或者和物業之間,可以安裝一個類似呼叫器的東西。”李阿姨建議,因為老人發病往往在夜間,這樣老人有困難的時候,就能得到及時的救助,尤其在夜里,一般人都睡了,物業還會有人值班。

      老年人怕寂寞,也怕騷擾。如何讓老年人在得到救助的同時,又覺得很舒服呢?

      “說話得特別恰當,不能把自己擺在這些事情的上頭、前頭,得以別人為核心。”李阿姨自己也是老人,所以特別容易理解老人的這種心情。

      在李阿姨家中,客廳的墻上和門上都掛著她自己的書法作品。她有個單純的愿望,就是讓生活在社區的老年人,生活越來越好,越來越長壽,有尊嚴地老去。

      (應受訪者要求,文中何瑩為化名。)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亚洲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九九 | 岛国精品一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区三区激情福利综合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亚洲视频1 | 风间由美性色一区二区三区|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免费观看| 精品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午夜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嫩草| 国产免费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午夜肉伦伦影院久久精品免费看国产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第一区香蕉_国产a| 无码日韩人妻AV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精品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人妻体内射精一区二区三区| 国偷自产一区二区免费视频| 国产另类ts人妖一区二区三区 | 97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天美 | 波多野结衣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国产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久久久久| 中文字幕精品一区二区精品| 国产婷婷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精品女同一区二区久久| 鲁大师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人妻品一区二区三区精99 |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色欲| 日韩人妻无码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一区| 四虎一区二区成人免费影院网址| 亚洲一区精品伊人久久伊人| 香蕉久久AⅤ一区二区三区 | 色窝窝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免费日本一区二区| 久久se精品一区二区国产| 亚欧色一区W666天堂| 日本激情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夜爽爽一区二区三区| 日韩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国产在线精品一区二区高清不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