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二胡 >二胡女人不是月亮((民間故事)一把二胡留到今)

      二胡女人不是月亮((民間故事)一把二胡留到今)

      男人和女人都是土生土長的曾家灣人。男人讀過私塾,又讀了省立高中,算是有學問又見過世面的年輕人,回鄉后就在臥如寺里的曾家灣完小當起了孩子王。女人雖不是什么大家閨秀,卻也知書達禮,溫柔可人,身材模樣在村里那群姑娘中絕對算是出眾。尤其是家里地里,剪刀鋤頭,樣樣拿得起來。村里那個跑東串西保媒拉纖的五嬸,掂量來掂量去,就覺得他倆真是天造地設的一對兒,要是不能把他倆撮合在一起,她五嬸保了半輩子媒算是白保了。

      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其實他倆也都在心里彼此掂量過對方,只是因為男人不是孟浪之徒,女人也是端莊靦腆,所以都把愛慕藏在心里,街上偶遇只是相視點頭問候,從來不曾逾規越矩。五嬸從中這一撮合,雙方都沒意見。因為住在同村,彼此家里也都知根知底兒。因此,在那兵荒馬亂的年月,兩個年輕人很快就在雙方父母的操辦下結婚了。

      二胡女人不是月亮((民間故事)一把二胡留到今)

      雖說是動蕩的年月,但兩個相愛的人在一起卻也甜蜜幸福。男人白天去學校,下班回到家就幫女人干家務活。他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坐在院子里吹幾曲笛子,每當這個時候,女人就坐在屋里閉著眼睛靜靜地聽著,沉浸在美妙的意境當中。天氣冷的時候,男人就不出屋,坐在炕上擺弄那把二胡。男人的二胡是爺爺留下來的,由于年代久遠,琴筒上的蛇皮邊緣被蟲蛀了幾個很小的洞,拉起來發出的聲音沒法聽。但男人最喜歡的就是二胡,常對女人說:“一年笛子兩年簫,一把二胡拉斷腰。二胡拉好了不容易,但是真要拉好了是真好聽。可惜了這把二胡,紫檀的琴桿,花梨木的琴筒,香妃竹的弓子,要能配上塊好蟒皮,這就是傳家的寶貝呀。”

      那年夏天的一天,男人下班回來,女人跟他說起了下午村里剛剛出的一件新鮮事。他們老孫家的一個本家兄弟在麻坨崗上遇到蟒蛇了,好玄丟了性命。原來麻坨崗子在曾家灣的村西,是個占地有百畝的沙土崗子,上面遍布著野冢荒墳,殘碑斷碣。崗子上墓穴坍塌,稀稀拉拉幾棵杜梨樹和酸棗棵子,常常有啄木鳥發出“篤、篤、篤”的啄木聲,仿佛棺材蓋子正在慢慢被挪開。人面貓頭鷹站在樹枝上,“啊”的叫一聲,像嬰兒的啼哭,然后撲楞著翅膀換到另一棵樹上。沒膝的茅草覆蓋著墳頭,幾處白骨散落,很是瘆人。村民來這邊干活都是搭幫結伙,他們這個本家兄弟,膽子賊大,這大夏天的頂著晌兒獨自一人去麻坨崗上割草。實在是太熱了,他竟躺在一個墳頭旁的大樹下睡著了。就在他熟睡之際,從墳頭的一處大窟窿里鉆出來一條大蟒蛇纏繞到他身上。他被驚醒,掙扎翻滾,難以掙脫。情急之下摸到鐮刀,從腰間塞進蟒身之下,將大蟒割成了兩截。背草的糞箕子都沒顧得拿,就嚇得撒丫子跑回來了。

      說者無心,聽者有意。男人帶上一把快刀走出了家門,并沒有告訴女人去干什么。過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后,女人才知道那天丈夫找到麻坨崗,扒下一塊蟒皮來。男人告訴她,蛇皮鱗紋細密,紋路排列規則,并富有韌性,但質地較薄。做二胡的話,音質容易受氣候、室溫等因素的影響。而蟒皮鱗紋粗而平整,色彩對比協調,厚度適宜而有彈性,不易受蟲蛀,發音共鳴都好。其中蟒皮又以肛門一帶地方的最為理想,其適應性廣、發音渾厚圓潤,并且性能穩定,他那天割下的恰恰就是那地方的一塊。自從他的二胡蒙了新的蟒皮,他對這把二胡更是愛不釋手。每次拉起弓弦,只聽聲音清脆嘹亮,幽遠綿長,聽過的人都贊不絕口。他們的生活中從此又多了一份雅趣,風悠悠,云悠悠,他倆的情,他倆的愛,也在弓弦上顫悠悠,相伴的歲月就這樣悄悄地在琴弦上流走。

      1942年,駐曾家灣的偽軍,將臥如寺前后殿和東西配房拆了。他們還強迫曾家灣大街上的八戶人家搬了出去,就在這幾家的房址上用從臥如寺拆來的材料,修建了一座高達十幾米的炮樓。男人的學校被拆,激起了他滿腔的愛國之情。他跟女人商量,他要棄筆從戎,投軍抗日。他讓女人收藏好那把二胡,等他把小鬼子趕出了中國,他就回來,天天給她拉曲子。

      男人走了,這一走就是四十五年。

      男人離開曾家灣后參加了國民黨的部隊,由于表現優秀,又有文化,經推薦進入中央陸軍軍官學校學習,也算廣義上的黃埔軍校學員,畢業后成為蔣介石身邊的侍衛。1949年,近兩百萬人隨國民黨的敗退涌進了臺灣。那一年共產黨在北京建立了新政權,而國民黨則痛呼大陸淪陷。他跟隨國民黨軍隊到臺灣后,先后在國民黨總裁辦公室、侍衛隊、“總統府”國策顧問委員會任職。后因無心政治,主動去學校教書。

      在學校里,他沒事時就喜歡看看書,或者寫寫詩。1971年,20多年沒有回過大陸的臺大教授余光中思鄉情切,在臺北廈門街的舊居內寫下《鄉愁》這首詩。同為教授的他最先看到了這首詩,感同身受,自此常常在無人之處悄悄流淚、默默吟哦:

      小時候,

      鄉愁是一枚小小的郵票,

      我在這頭,

      母親在那頭。

      長大后,

      鄉愁是一張窄窄的船票,

      我在這頭,

      新娘在那頭。

      后來啊,

      鄉愁是一方矮矮的墳墓,

      我在外頭,

      母親在里頭。

      而現在,

      鄉愁是一灣淺淺的海峽,

      我在這頭,

      大陸在那頭。

      他好想他的曾家灣,好想他的那個她,好想那把爺爺傳下來的二胡。從家里出來這些年,尤其是到臺灣以后,好多人都重新成了家。好多人勸過他,也有人直接把姑娘介紹給他,他都沒有動心。他心中想著總有一天他還要回去,回去找家里的那個她,還要天天給她拉曲子。

      1987年3月,臺灣民眾成立了“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發起返鄉運動,印發《我們已沉默了四十年》的傳單30萬份。傳單寫道:“難道我們沒有父母?而我們的父母是生是死不得而知。我們只要求:‘生’則讓我們回去奉上一杯茶;‘死’則讓我們回去獻上一炷香。”這一運動促成了兩岸隔絕的堅冰被打破。

      1988年1月19日由臺灣“外省人返鄉探親促進會”組織的第一個臺灣返鄉探親團一行14人,抵達北京,和先期抵達大陸的探親團成員匯集。這個探親團共有25人,其中大部分人是國民黨退伍老兵。探親團先赴陜西拜謁了黃帝陵,然后赴北京盧溝橋舉行向臺灣海峽兩岸抗日死難同胞致敬典禮,探望在北京的大陸臺灣同胞團體。臺灣返鄉探親團的團旗上寫著“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未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爭傳客從臺灣來”的詩句。

      在這樣的背景之下,他終于回來了。那一天秋高氣爽,親人、老鄉們遠遠地來迎接他。因為他的歸來,曾家灣仿佛過年般熱鬧,院墻上鮮艷的橫幅寫著“歡迎親人回家”的字樣。車剛停下,家人們就熱情地圍攏過來,迫切地想要見到“老叔”、“老舅”、“老爺爺”……他在人群中張望、找尋,終于在人群后面見到了朝思暮想的她,對,沒錯,四十五年了,她的模樣一直刻在他心里。熱情的人們這才意識到了自己的宣賓奪主,馬上為兩位老人閃開一條道兒,兩位老人四只手緊緊抓在一起。

      女人在他當年離開時還沒有身孕,這么多年,她就一直一人生活。那把二胡被她當成寶貝一樣保管收藏著。男人回來的那個晚上,當所有的親朋散盡之后,她打開箱柜,取出了那把二胡。男人閃著淚花調好絲弦,悠悠地拉了一曲從前的曲子。曲畢,她說:“看你漂泊半生,歸來仍是少年。”

      “是的,我還是從前那個少年,沒有一絲絲改變。時間只不過是考驗,種在心中信念絲毫未減。”他在心里說。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日本精品3d动漫一区二区| 中文乱码人妻系列一区二区 | 丝袜人妻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高清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国产情侣一区二区三区| 久久精品无码一区二区app| 亚洲一区二区中文|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在线视频| 国产乱码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四川| 中文字幕一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二区在线| 国产SUV精品一区二区四| 久久精品国产第一区二区| 色老头在线一区二区三区|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九九久久99综合一区二区| 亚洲国产欧美国产综合一区 |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性色| 日本一区二区三区久久| 日本不卡在线一区二区三区视频| 亚洲一区AV无码少妇电影| 国产精品一区在线观看你懂的| 97av麻豆蜜桃一区二区| 一区二区高清视频在线观看|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免费视频| 激情久久av一区av二区av三区| 国产免费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精品免费综合一区视频| 久久免费区一区二区三波多野| 精品国产一区二区三区久| 亚洲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网站| 国产在线一区观看| 日韩一区二区在线播放|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日韩精品| 无码一区18禁3D| 少妇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欲色影视天天一区二区三区色香欲| 国产日韩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韩国福利一区二区三区高清视频| 精品国产一区在线观看 | 日韩免费一区二区三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