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琴弦軸擰不動太緊,或者太松滑一碰就跑弦(走音),無法保持音高,是許多演奏者常碰到的問題。特別是在音樂會上,遇到這樣的窘境,很煞風景。有的人因此在拉弦板上裝上一大堆金屬微調,如同裝了一個弱音器,影響了琴的發音。
造成這一問題有多種原因:
①是原先配合緊密的技軸和弦軸孔磨損;
②是兩者的錐度不統一,原來就沒有裝配好;
③是氣溫的影響,特別是濕度的影響;
④是結合面不夠潤滑,或者是使用的潤滑劑不當。
一般來說,小提琴弦軸太滑或太緊都是由于弦軸和弦軸孔不配合或配合不好造成的。根本的解決就是要解決軸孔和弦軸的配合,不過操作比較麻煩:撤掉琴弦,將弦軸接觸面的一圈涂上粉筆末或鉛筆粉末,將其塞入軸孔,均勻轉動幾圈,拔出,看一看,哪些地方緊哪些地方松,將“緊”的部分輕輕用砂紙砂掉,反復若干次,直到轉動自然,配合貼切;這種操作一般在弦軸偏緊、偏大的情況下進行。
但多數情況是由于弦軸孔不圓造成的。這種情況下必須用專業的高級“絞刀”才能對應(關于使用鉸刀安裝弦軸參考這篇文章–>小提琴弦軸和軸孔的配合安裝),一般情況下不好解決,就只好讓弦軸將就弦軸孔;將弦軸調整角度讓其在音高調好的時候角度順當,軸和孔配合相對貼切,不易“跑弦”就行了。
還有一個因素也必須考慮,即木材的濕脹干縮特性。氣候干燥時,弦軸孔會變大,而弦軸則干縮變細,使原來配合緊密的弦軸變松,琴弦定音;而當氣候潮濕時,則出現相反情況,原先好用的弦軸怎么也擰不動了。這就需要在空氣濕度變化的時候及時調節。特別是天氣潮濕轉不動時,要把弦軸投出來一些。否則情況嚴重時,會把弦軸孔撐破,造成琴頭的破裂。此外,由于木材的弦向與徑向脹縮系數是不一致的,會使原來等圓的弦軸與弦軸孔變“扁”。尤其是新琴,在用了一段時間后,很容易發生這樣的問題,適時作相應的調整是很有必要的。
弦軸太緊擰不動
在弦軸與弦軸孔的接觸面上,必須要涂適當的潤滑劑,才能轉動靈活又不打滑。最好是涂專用的弦軸膏。如沒有,可用肥皂及粉筆末或鉛筆粉末,涂后用力多轉動一會兒(少涂)。有的人錯誤地用松香。松香是粘性的,會使弦軸的轉動更困難;如用力擰,則會加速弦鈾和弦軸孔磨損,使之無法使用。
弦軸松滑跑弦
如果“跑弦”太厲害,可以試用一笨辦法:取出弦軸,用小刀在軸孔四周的‘內壁’上面橫七豎八亂劃些條紋(或直接涂上松香粉末),注意不要‘劃’到邊緣口上,再涂上一些松香粉末,要‘細’,目的是為了增加摩擦系數,這樣包管很長時間不會‘跑弦’了。這種操作對一般的練習琴處理可能還可以,但對一些高級琴來說,很多人就下不了手了。
提琴在使用一段時期后,軸孔會越來越大,軸桿就漸漸向里移動,軸桿上系弦的小孔最后會碰到弦槽壁,這時候琴弦就開始磨損這個軸孔了,你就需要在軸桿上重新打眼或者換一套新的琴軸,軸桿鉸驗得粗一點。同提琴比起來,一套弦軸并不昂貴,更重要的是它要讓你在調音時感到舒適,所以請及時修調不好用的琴軸,或者干脆換新的。如弦軸孔過大就需要填充弦軸孔,重新開孔。
事實上我們買來的弦軸,很少有完全符合錐度標準的。這就需要用一個類似卷筆刀的專用工具仔細地修削,以使弦軸的錐度與孔的完全一致,而且光滑、滾圓。必須指出,這個專用卷軸器刀口一定要鋒利,進刀量要小,否則就加工不出符合要求的弦軸。
喜歡就關注我們吧:
微信公眾號搜索(博陽提琴)
微博搜索(拉小提琴的鹵蛋)/(博陽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