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次打造720度的環幕空間、推出豎屏看春晚,LED屏面積達4306平方米……《2022年春節聯歡晚會》已經落下帷幕,不少“黑科技”成為吸睛關鍵。今年央視春晚在總臺構建“5G+4K/8K+AI”戰略格局的創新實踐中,積極應用多項前沿科技手段,成為總臺媒體科技創新展示的大舞臺。
創意舞蹈《金面》視頻截圖
首次推出豎屏看春晚
播出方面,除夕當晚,拿起手機便能看到“史上首次春晚豎屏直播”,不少網友留言“期待”“酷”。今年的春晚以輕量化、全IP部署實現高清、4K新媒體信號現場混合制作播出,以及橫屏、豎屏的統一切換,實現2022春晚“跨屏”直播新樣態。
除了在CCTV-8K超高清頻道直播以外,節目還以“8K超高清頻道+地標大屏”的融合方式,觀眾可通過“百城千屏隨身聽”微信小程序收聽到與8K超高清大屏同步的電視伴音,從而實現在戶外大屏前享受超清的視聽盛宴。
同時,今年央視春晚首次運用LED屏幕打造720度穹頂空間,巨幕穹頂設計使觀眾席與主舞臺渾然一體。4306平方米的LED屏構成一個延展性極強的立體演播空間,突破了空間局限,并首次采用分區域多點擴聲方式設計擴聲系統,精準調控各區域音箱的音量和延時,為現場觀眾營造良好的聽音環境。
春晚特別設計短片《冰雪閃亮中國年》視頻截圖
XR、AR技術滿足沉浸式觀看需求
今年春晚以4KXR制作系統及4KAR實時渲染系統,借助高清晰度大屏幕,構建起沉浸式、無邊界的立體舞臺空間,打破傳統摳像技術限制,使演員身臨其境地游歷于虛擬空間,實現虛擬與現實的無縫銜接。運用最新研發的近紅外光學高精度攝像機跟蹤系統,使屏幕內外視頻的融合效果更加完美,演員與虛擬空間的交互更加自然。
此外,春晚在演播大廳還設置了130臺4K攝像機,通過對采集視頻流的實時處理制作,實現“時空凝結”“多維度變換”等精彩自由視角的視頻內容看不停,充分滿足觀眾個性化的沉浸式觀看需求。
“懵懂少年,風兒拂動了笑影……”在歌曲《愛在一起》中,游來游去的鯨魚們、五彩斑斕的水底生物,都通過裸眼3D技術,讓屏幕前的觀眾仿佛置身于海底世界。
舞蹈詩劇《只此青綠》視頻截圖
AI技術打造虛實結合場景
其實,2022年春晚用到的黑科技還不止上面這些。比如,在創意舞蹈《金面》中便采用AI多模態動捕系統對演員的運動軌跡和形體進行采集,并用AI算法實時計算出演員形體影像的三維坐標,使數字模型與演員同步、高效、精準地完成動作表演,打造虛實交互的神奇視覺效果,讓三星堆青銅立人和演員“牽手”,令不少網友直呼“浪漫”“震撼”。
創意音舞詩畫《憶江南》以古樸雅趣的水墨畫形式為大家還原了《富春山居圖》,通過XR(擴展現實)技術、CG(計算機動畫)技術和動畫制造等技術詮釋了中國古代文化的獨特魅力;舞蹈詩劇《只此青綠》同樣通過XR、全息掃描等前沿科技手段,做出了鏡面的效果,將《千里江山圖》這一經典傳奇娓娓道來。
創意音舞詩畫《憶江南》視頻截圖
春晚特別設計短片《冰雪閃亮中國年》中,冬奧會和冬殘奧會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化身精靈一般,伴著溜冰圓舞曲、冬奧交響樂跳動的音符穿梭飛翔;隨后,指揮家燕尾西裝化作冰雪裝備,指揮棒變身雪橇從冬奧滑雪大跳臺滑下,完成從春晚舞臺到冬奧場館的夢幻轉場;提琴演奏者同時腳踩冰刀表演花樣滑冰,實現冰雪運動與古典音樂的完美融合。在激揚的音樂聲中,兩只小精靈飛向場外,帶大家俯瞰北京冬奧會場館的壯美……
據初步統計,截至31日24時,2022年春晚電視端直播平均收視率達21.93%。新媒體直點播用戶觸達49.32億次,相對去年增加明顯。首次推出的豎屏看春晚觀看次數2億次。(記者黎夢竹)
來源:光明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