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碼一般都用槭科的楓木(也就是琴背板的木材)制作,并且同樣要樹齡老且已干透的木材。但也有特殊的,比如海菲茲1925年買到手的瓜乃利上的琴碼,就不是楓木做的,他一直用到1950年(至于該琴碼是何種木材,一直找不到資料)。一般以木紋順直、質地堅硬的為好,但也不是硬的就合適每一把琴,關鍵是這樣的木材對聲音的衰減較少。有人說,用面板的剩料制作音柱、用背板的剩料制作琴碼最好,其實,面板的剩料制作音柱是可以的,但用背板的剩料制作琴碼就得注意了,它們的刨面是不一樣的:背板的兩面花紋是一樣的,而琴碼一面是大花,一面是小花。
挑選的時候首先要看木材是否干透,聞一聞,不干的木料有輕微的酸味。然后根據琴的聲音特點來選擇合適的琴碼。雖然一般來說便宜的琴碼都不好,但也不能迷信昂貴的琴碼,關鍵是看是否適合你的琴。花紋大的琴碼較硬,小的稍軟,拋到桌面上聽聲音就能分辨。一般來說,發音響亮、聲音噪的琴可用稍厚、稍軟的琴碼;音量小、聲音很純凈的琴就可用硬一些、薄一些的碼(關于薄厚可以在后面打磨時決定)。有的琴碼在E弦下面鑲嵌有一小塊烏木,防止琴弦勒進琴碼。有人認為這樣會影響聲音的傳導,不可取,而還有人則認為它對聲音的影響不值一提。
琴碼與琴的配合是非常重要的,并不是每一個琴碼都能產生良好的效果。材料是否合適、高低、薄厚、打磨的不恰當都不會取得好的效果,每一個買回來的琴碼都是要經過打磨才能用的,所以在選擇好一個琴碼之后打磨是很重要的。
打磨時先選好正反面。對于一個剖面正確的琴碼來說,小花向著指板,大花(這一面是平的)向著拉弦板。如果琴碼的花紋不"標準",就還要仔細觀察碼側面的紋理哪一面是平的,向著拉弦班即可。有的琴碼有印記,一般來說這是向著拉弦板的。一定要把向拉弦板的一面磨成和面板的夾角等于或略小于90度,另一面則大于90度,這是為了抵抗琴弦向琴頭方向的拉力,避免琴碼被拉彎。打磨的時候一定要有足夠的耐心,千萬不能著急,并且不斷注意磨的位置是否就是琴碼應該安裝的位置、角度正確與否。碼腳厚了會影響發音靈敏,但也不能太薄,雖然幾乎所有資料都說越薄越好。過薄就會使碼的壓力集中到一點上。基本應以1毫米為限。
打磨的方法是這樣的:在裝琴碼的位置鋪一塊細砂紙(最好在下面墊一張紙保護琴漆),捏緊琴碼左右打磨,直到碼腳與面板非常吻合為止。當然用砂紙很慢,熟練之后也可以先用快刀削,或者用電動砂輪,效果都不錯。
琴碼的高度是G弦距指板5毫米,E弦2.5毫米,中間兩根弦自然過度(D弦要稍高)。但這個尺寸只是個參考,決不能照搬。如果用的是尼龍弦的話,琴碼還可以再高一些。實際上碼的高度應主要由音質來決定。琴碼高些就可加大對面板的策應力,琴音也就相應得到加強。一般來說面板平的琴合適用高碼(但是太高會影響發音的敏捷,而且會把聲音壓壞不好聽),面板凸的琴適合用低碼(一般來說琴碼過低琴聲會帶有壓抑感,使琴本來的品質表現不出來同樣不好)。如果指板、琴頸很低的話,寧可加墊指板也應保持指板的高度。
碼腳一定要磨得嚴絲合縫,決不能靠琴弦上緊的壓力來使其緊貼面板,也不能為了結合嚴密而將碼腳下面的琴漆刮掉!角度也正確之后,進一步把碼磨地好看些。琴弦的間距為12-13毫米,不必照搬書上的尺寸,這一點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但必須間隔相等,不要顯得不協調。將琴碼修薄的時候只可修向著指板的一面。
琴碼和音質的大致關系可以這樣調整:如果小提琴發音聲音尖銳,可以用一個木質較軟的琴碼。聲音細柔的琴,可以試試木質堅硬而較薄、高一些的碼,就能是聲音響亮一些。琴板堅實沉重的琴,最好用一個較細薄的琴碼,而木質軟而輕的琴,則需配一個粗厚的琴碼。以上措施都會產生更好的效果。
如果你發現新碼換上之后琴音很噪,可能有如下原因:1,琴碼太薄(雖然薄些可讓聲音更亮);2,琴碼向拉弦板傾斜過多(明顯小于90度)。當遇到這種情況時,扶正琴碼,噪音立即減小。另外,碼腳適當厚些噪音也就相應小些。所有資料上的尺寸一概不能生搬硬套,一定要靈活掌握。和琴一樣,琴碼也是舊的好,所以不要把琴碼換來換去。
相關資料:小提琴的琴碼的作用是將琴弦的振動傳遞到琴體,使其產生諧振,發出聲音。琴碼結構的好壞會直接影響聲音能量的傳遞。理想的狀況是無損失地傳遞到面板,這樣得到的聲音最洪亮。與琴體一樣,琴碼的木材是影響聲音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經驗,專業的提琴通常都采用較硬的Delux琴碼。而對于一般的學生琴,較軟的Aubert琴碼有較好的表現。松軟的材料通常都是振動的良好吸收體,反之則有更好的傳導效率。但是小提琴的音質好壞并不僅取決與音量一項,除此以外,既然較硬的琴碼能提高音量,同時也能擴大噪聲等不良因素,故較軟的琴碼在一般的提琴上有較好的表現,而專業的琴只應選擇較硬的琴碼。
除了用料,琴碼的花紋和形狀對音質也有相當的影響。經驗認為,縮窄琴碼傳遞聲音的路徑(A)有利于音質的改善。經驗值是4——5mm。另外,琴碼的腳必須與面板吻合。新買回來的琴碼要要經過打磨處理才能使用。先用刀削出大致的弧度,然后再用砂紙鋪再琴面琴碼的位置打磨出最后的弧度。
一般指板裝得合乎標準的琴,琴碼E弦處高28mm,G弦處高30mm。或者也可以以指板來做基準,E弦離指板末端3mm左右,G弦離指板5mm左右。弦高度定好后就要劃出琴碼的弧線,這可以參照別人的琴碼的弧度來劃,也可以使用曲線板按自己的習慣來做。琴碼的高度與弧度或有差異,完全取決于個人的習慣,這里提供的只是參考數據。
琴碼削好后就可以裝上提琴,其中與琴碼腳弧面垂直的平面面向拉弦板,有弧度的一面面向指板。這里涉及了另外一個削切加工,就是琴碼上部的木料要削薄和削成一定的弧度。
余音樂器出品|原創精品|轉載請注明出處
合作事宜|請聯系工作人員
編輯:余音樂器
資料來源:網絡
上一篇
畢加索小提琴解析,畢加索的小提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