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丨本文首發于皮皮電影
皮皮電影/每天一部精彩電影推薦
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青春記憶。
而身處其中的個體,也都會用自己的方式去記錄那份只屬于自己的珍貴青春記憶。
對于姜文來說,他的青春記憶就是《陽光燦爛的日子》里的青春騷動;而對于馮小剛來說,他的青春記憶就是《芳華》里的疼痛回憶。
而今天我們想講的這一部電影,也是屬于導演個人的獨家記憶,影片名稱為《巴爾扎克與小裁縫》。
電影獲金球獎、威尼斯電影、戛納電影節等多項重量級獎項提名并獲獎無數,在國外大放異彩,國內卻鮮有人知。
初看這電影名字的時候,可能你也會同皮哥一般有些詫異,怎么“巴爾扎克”這個法國大文豪,和中國的“小裁縫”能夠聯系到一起了?
確實,本片作為一部以中國七十年代“知識青年上山下鄉”為背景的愛情電影,光是從片名上就已經帶上了法蘭西的浪漫情懷,而片中三個主人公在那個青春年華里的躁動不安,更是為本片帶上了一層神秘色彩。
有青春、有荷爾蒙、有那一段只屬于這三個年輕人的美好回憶。
一、兩個從城里下鄉的知識青年!
本片一開場出現的便是陳坤和劉燁飾演的兩個知識青年羅明和馬劍鈴,他們兩個滿臉不情愿地走進了這偏僻的大山深處。
剛來這大山里,他們就被隊長弄了一個下馬威。
隊長一個一個翻看他們帶來的行李,問他們這都是什么,問他們這有什么用。
當隊長看到羅明在隨身的行李里,甚至帶來了一本家常菜菜譜的時候,隊長毫不留情地將這本書給扔進了火堆里,他說:“你們來到這大山里就得老實干活,才有玉米饃饃吃,你們城里那些東西,沒有用!”
剛來的第一天,不管是羅明還是馬劍鈴,他們都有些吃不消,甚至一想到自己這大半輩子可能都要困在這山溝溝里,他們就有點想哭。
可是什么是少年?
少年就是荷爾蒙的悸動,少年就是激情的釋放,當他們兩人打聽到這山里的女娃娃都會去天池里洗澡的時候,他們立刻忘掉了身上的疲憊,立刻忘掉了身上的勞累。
一人一邊,目瞪口呆地趴在土堆里看著在天池里洗澡的女娃們。
只是他們誰也沒有預料到,本來只是一次青春的騷動,卻不想就此遇見了讓他們懷念一生的女人。
青春、有活力、最重要的是那一雙黑色眼眸,從此就讓這兩個從城里來的大小伙失了魂。
她說自己叫小裁縫,于是他們這一輩子也沒有問過她的真名。
二、一個不識字的山里女娃!
周迅在飾演劇中的小裁縫時,其實已經二十多歲了。
可是對于這種十八九歲的年紀,她卻依然演出了神采,特別是那一雙黑色的眼眸,不僅迷倒了劇中的羅明和馬劍鈴,也迷倒了幕前的每一個觀眾。
只是在她身上最讓人詫異的一點不是她的美,也不是她身上的淳樸,而是她在面對愛情時候的選擇。
在羅明和馬劍鈴第一眼看到她的時候,其實兩個人就都已經深深愛上了這個淳樸的山里姑娘。
可是羅明和馬劍鈴完全就是兩個性格的男人,一個人的愛情是主動的,是熱烈的,是帶有攻擊性的,而另一個人的愛,是保守的,是不溫不火的,是遠遠的守候。
少女小裁縫這種女孩子,哪里受得了羅明這種帶有侵略性、帶著熱辣情緒的猛烈攻擊,很快她就同羅明一起墜入了愛海之中。
有一句歌詞說得好:“明明是三個人的電影,我卻不能有姓名”。
而馬劍鈴就是那一個始終不能有姓名的人,當羅明忽悠小裁縫要她說十遍“我愛你”的時候,馬劍鈴不是沒有聽見,可是他只能一個人默默地守在旁邊,假裝不經意拉著他的小提琴。
當小裁縫和羅明卿卿我我,甚至在小溪里發生親密關系的時候,他也只能一個人遠遠地走開,去采風,去追尋自己的藝術道路。
雖然年少,雖然懵懂,但是這三個人成天混在一起、成天走在一起,但其實內心都明白各自的想法。
羅明知道馬劍鈴愛她,她也知道馬劍鈴愛她。
可年輕人的友誼,使他們一直恪守著這最后的底線,讓他們不敢越雷池半步,即便是到了后來羅明要回城幾個月,他還是放心地把自己的愛人交給了馬劍鈴照顧。
因為他相信馬劍鈴,也相信自己的愛人。
比如在羅明走后一個月,馬劍鈴也試圖給小裁縫念魯迅,可是小裁縫卻拒絕了他,因為她的心中只有一個巴爾扎克,因為羅明給她只念了巴爾扎克。
在這里,“巴爾扎克”第一次和中國山村里的“小裁縫”聯系了起來,他代表著愛情,他代表著忠誠,他代表著美好。
三、最美好的愛情,都在記憶里!
多年以后,馬劍鈴成為了國外著名的小提琴手,而羅明也成為了牙科方面的權威醫生。
當馬劍鈴偶然在新聞里看到當年自己插隊的山村很快就要被洪水淹沒,就要消失在時間的長河里時,第一次,他鼓起勇氣踏上了奔向愛情的道路。
在奔向愛情之前,他專門在機場里買了一瓶香水,服務員問他要送給誰?
他說送給一個女孩。
帶著對青春的美好回憶,帶著對愛情的美好向往,他一個人又回到了當年自己插隊的小山村,似乎什么都沒有變,又似乎什么都變了。
他一一拜訪了當年見過的人,他一一走過了當時走過的路。
直到走到小裁縫的家門口時,他沉默了,他能記住青春里關于小裁縫的一切,他還能聽到三個人二十多年前在藏書洞里的歡聲笑語,只是他突然想起,對于他而言,小裁縫是那么虛無縹緲、甚至根本就不存在的人物。
比如這么些年,他唯一一次和小裁縫有身體接觸就是那次小裁縫中了蛇毒,他毫不避諱地將小裁縫的手指放進了嘴巴里。
當時小裁縫還笑話他,又不是你被蛇咬了,你抖什么。
現在想來,他也覺得好笑,如果當初自己也同羅明一樣勇敢,如果當初自己也曾奮不顧身,也許最后的結局不會是這樣。
在27年以后,他終于勇敢了一次,他站在人群中,到處詢問著小裁縫在哪里,甚至會為了別人一句話,重新跳進了冰冷的河水里。
只是有些愛情,說出口太晚,就真的晚了。
就像當年,他親眼看到小裁縫剪掉頭發,穿著他買的小白鞋,堅定地想要離開大山的時候,他也只是遠遠地望著,他也只是遠遠地看著。
愛情有時候就是這樣子,我在等你說一句“留下來”,你卻在等我說一句“不走了”。
在電影最后一個片段里,馬劍明將香水放在了小裁縫的縫紉機上,待洪水慢慢淹沒,只屬于他的那一段青春記憶,也就從結束了。
電影最后,并沒有交待小裁縫去了哪里,也再也沒有以后,而這大概就是導演最想告訴我們的那一句話:
“且敬往事一杯酒,愿無歲月可回頭!”
畢竟愛過、心動過、不后悔就已經足夠!
文/皮皮電影編輯部:晴晴
?原創丨文章著作權:皮皮電影(ppdianying)
未經授權請勿進行任何形式的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