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訊
10月3日,上海愛樂樂團發布了2021-2022音樂季,五大系列29場音樂會,既有眾多鮮少在中國露臉的西方經典,有多元世界風情的展現,有與澳門樂團在濠江之畔的聯袂演出,也有劉雯雯嗩吶專場這樣的“網紅款”。
開幕音樂會海報
挖掘大師的遺珠之作
10月7日晚,在藝術總監張藝的揮棒下,樂團將于上海大劇院奏響新樂季的音符。
現場,樂團將帶來兩部典型俄羅斯風格作品的中國首演,分別是德米特里·卡巴列夫斯基的《科拉斯·布勒尼翁》序曲、謝爾蓋·利亞普諾夫的《降b小調第二交響曲》。《科拉斯·布勒尼翁》是卡巴列夫斯基最具代表性的歌劇,序曲常在音樂會上單獨演出,利亞普諾夫的《降b小調第二交響曲》相對冷門,但俄羅斯民族樂派的作品一直深受國內觀眾的歡迎。
此外,樂團還將牽手小提琴家黃蒙拉上演波蘭作曲家亨利·維尼亞夫斯基的《d小調第二小提琴協奏曲》。開幕音樂會上的三部作品,展現了樂團在新樂季的別樣藝術追求。
新樂季,樂團將推出眾多鮮少在中國露臉的西方經典,除了《科拉斯·布勒尼翁》序曲和《降b小調第二交響曲》,亞歷山大·格拉祖諾夫的《牧歌》、奧利維爾·梅西安的《圖蘭加利拉交響曲》等一直躺在中國樂迷收藏夾中的曲目,終于有了聆聽的機會。
此外,樂團還將挖掘大師的遺珠之作,埃爾內斯特·肖松的《降B大調交響曲》、賽薩爾·弗蘭克的《d小調交響曲》、巴托克的《樂隊協奏曲》、柯達伊的《馬羅采克舞曲》、斯特拉文斯基的《普欽奈拉》組曲、漢斯·艾斯勒的《小交響樂》、理查·施特勞斯的《意大利之旅》等,都將為樂迷送去驚喜。
上海愛樂樂團
打造多元的世界風情
上海愛樂曾以四個樂季的時間跨度,完成了全套11首布魯克納交響曲的演出,打響了“大師與經典”的樂季品牌。新樂季中,樂團將繼續帶來瓦格納、德彪西、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勞斯的專場音樂會。
9月,青年指揮程曄將執棒樂團上演“愛之死的詠嘆”瓦格納作品音樂會;繼拉威爾專場音樂會之后,指揮家許忠將再度與樂團合作,獻上“印象德彪西”專場音樂會;明年3月和6月,藝術總監張藝將分別聯手鋼琴家格哈德·奧匹茨、小提琴家王之炅,帶來勃拉姆斯和理查·施特勞斯專場。
樂團還側重于展現多元世界風情,打造了“魅力法蘭西”“探索俄羅斯”“伊比利亞的音樂風情”等主題音樂會。
以“魅力法蘭西”為主題的音樂會將分別由藝術總監張藝、常任指揮張亮執棒,兩場專場中,作曲家賽薩爾·弗蘭克與埃爾內斯特·肖松的師徒對話格外引人注目。
“探索俄羅斯”系列自上個樂季推出以來,樂迷反響熱烈,樂團計劃在明年上演兩場主題音樂會,繼續感受俄羅斯古典音樂的浩瀚無窮。
此外,因疫情擱置的“伊比利亞的音樂風情”音樂會仍安排在演出日程之中,計劃由西班牙指揮帕布羅·米耶爾戈奉上全套西班牙作品,希望伊比利亞的海風可以如約而至。
樂團排練照
聯手澳門樂團紀念馬勒
每個樂季,上海愛樂總會帶來一些出其不意的節目編排,即將上演的“黃河謠——劉雯雯嗩吶專場音樂會”就是名副其實的“網紅款”。
劉雯雯是當下人氣最旺的青年嗩吶演奏家之一,演出視頻風靡于抖音、B站。11月,樂團將聯手劉雯雯演繹整場中國作品,包括周成龍《黃河謠》、秦文琛《喚鳳》、關峽《百鳥朝鳳》,并且世界首演徐堅強《大開門》。
為紀念馬勒逝世110周年,樂團還將于11月赴濠江之畔與澳門樂團合作,共演馬勒的《大地之歌》。這也是時隔三年之后,兩個樂團再度牽手。
明年將值中國作曲家、小提琴家馬思聰誕辰110周年,匈牙利作曲家柯達伊誕辰140周年,在指揮家卞祖善的帶領下,樂團將上演馬思聰和柯達伊的作品。
隨著北京冬奧會臨近,樂團還將排演亞特蘭大奧運組委會委約作品、麥克·托克所作的《標槍》,并將于2022新年音樂會上與觀眾見面。
新樂季閉幕音樂會將由無詞版《尼伯龍根的指環》收官,這部作品由指揮大師洛林·馬澤爾改編,曾上演于國家大劇院。
責任編輯:程娛
校對:張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