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都抱怨練了那么久,怎么還是拉不快,很吃力,怪左手不聽話,仔細想想,拉不快是因為手指不夠放松、太僵硬。
但為什么會僵硬呢?很多人會想平時我用電腦打字的時候左手很靈活啊?
我要告訴你,主要原因是因為你的左手手指擊弦力量不夠造成的。
小提琴右手技術繁多非常困難,左手相對比較少,主要的基本技術是:敲指、抬指、揉弦、TR這幾項技術。
然而,后兩項技術的好壞和敲指有關系,揉弦技術和TR技術有直接關系,他們的前提就是手指力量。
在小提琴上拉出好聽的聲音,雖然主要是右手控制,但清晰的發(fā)音需要左手手指瞬間把弦按到指板,速度越快越清晰,并且要注意的是,雖然弦按到指板但手指還是要相對松弛的,這聽起來也太難了。其實仔細想想,還是手指力量問題.做到的前提條件就是手指力量到位。
比如我們在拿一個重量大的東西時,肌肉會緊張,這樣才能用力。但拿個很輕的東西我們就相對很松弛,所以你左手弦總感覺緊張說明你手指力量不夠。
想象你的手指是砸中牛頓的那只蘋果,抬高后自然落下,將身體與自然地球引力完美的結合,你會收獲意想不到的結果。
初級的練習方法一般是用平均連續(xù)的音來訓練,比如開塞第4課,打開節(jié)拍器,速度慢些,需要多慢呢?這個速度由你左手按弦感覺比較放松與否來決定,每個音要做到指根發(fā)力,把每個手指敲到指板上,但要求手指到達指板的瞬間立刻放松關節(jié),剛開始很難掌握,所以就要慢練。一個音一個音的拉,開始就練一行就行,反復慢練。當你能把整個曲子都拉下來(慢速),對著節(jié)拍器,仔細確認你的每個手指是否運用的均勻,不能突快突慢,或節(jié)奏晃動,等你每個音做到有把握,就可以提高一點速度,一直拉到急速。
小提琴左手很多技術都是一點點慢練出來的,通過不同難度的練習曲的反復練習(不同程度要求不同),最終達到演奏者可以自如控制每個手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