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確山,是革命老區,曾經的國家級貧困縣,如今一批農民出身的制琴師將老區精神賦予了新時代的意義。世界上90%的小提琴是中國制造的,而中國80%以上的中高端提琴都出自確山縣的農民之手。
拿起鋤頭,他們是一把種地耕田的好手;拿起工具,他們就是世界提琴制造業中響當當的“確山師傅”。之前與他們毫不相干的西洋樂器,如今走進了老區人民的心坎兒里。
河南確山縣,地處大別山革命老區,抗戰時期是中共中央中原局所在地,素有“小延安”之稱。
新春時節,記者來到確山時,正趕上“小延安”弦樂團在為確山縣的新春團拜活動進行排練。“小延安”弦樂團的成員都是由確山制琴師傅的孩子們組成。這些“琴二代”手中的大、小提琴都是由自己的父母為他們量身打造。
確山縣手工提琴制作協會秘書長蔣寶林:我們這代人只會做琴,不會拉琴,這是最大的遺憾,我們把希望都寄托在年輕一代身上。
“小延安”弦樂團成員熊呈豪:我現在是在俄羅斯遠東國立藝術學院讀大三,下一步我打算攻讀研究生,學成回來后回報家鄉。
提琴給今天的確山帶來的改變是翻天覆地的。土坯房和小瓦房被一幢幢樓房、別墅取代,村莊變成了花園。山溝溝里如何“長”出制琴產業?不識五線譜的農民又怎么能變成制琴師?這要從上世紀80年代,到北京闖蕩的確山人王金堂說起。
確山縣手工提琴制作協會會長王金堂:我第一次聽到小提琴聲音的時候,一下就吸引我了。當時我想,我能做出那么美妙聲音的一把琴那太神圣了。從那時候起,這個夢想就在我心里扎根了。
帶著農民吃苦的勁頭,王金堂掌握了做提琴的全套手藝。一套琴板從下料到初見雛形,要經過大小三十多道程序,琴板的弧度和厚薄在制琴中相當講究,稍有偏差都會影響到最后提琴的共振和音色。一名熟練的制琴師兩天時間也只能做出一套琴板。
確山縣手工提琴制作協會會長王金堂:刮一次就0.12毫米最多,這就純粹是要技術,沒技術你根本是刮不了的。
在他的影響下,一批“確山師傅”在北京制琴行業聲名鵲起。2015年開始,確山縣積極“筑巢引鳳”,王金堂等人下決心回鄉發展,給老區的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注入了新活力。
在確山,無論是賦閑在家的留守老人,還是回鄉就業的青壯年,都掌握著熟練的制琴技術,車間里一片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
確山縣手工提琴制作協會秘書長蔣寶林:我們在展會上,外國人買我們的琴他就會問,你這琴中不中啊,我們方言一回答,他就會說OK!OK!河南確山提琴OK!
目前,確山縣開辦制琴企業144家,帶動2600多人就業,年產中高端提琴40余萬把。由于品質高、音色好,半數以上遠銷世界各地,年出口創匯超過2000萬美元。
王新利是跟著王金堂成長起來的新一代制琴師。在線直播,已經逐漸成為“確山師傅”們的新銷路。
記者:這個貼的是什么?
確山縣制琴師王新利:MadeinChina。
記者:出口都要貼嗎?
確山縣制琴師王新利:對,中國制造。這個貼到琴里邊,是韓國客戶特別交代。
有口皆碑的確山提琴并不愁賣,但發展到今天又有了新煩惱,由于沒有叫得響的品牌,大部分提琴是為國外品牌代工,大多數利潤也被中間商賺走。
確山縣手工提琴制作協會會長王金堂:我前陣子賣了一把琴,人民幣才2萬多塊錢,貼了人家的商標,人家從葡萄牙再賣到西班牙最后到廣播樂團的首席手里,賣了20萬美金。我們如果有自己的品牌,將來也照樣賣很高的價錢。
在新成立的大師工作室里,王金堂正在潛心制作意大利客戶預定的高端演奏琴。“大師化”正是確山提琴品牌升級的第一步。
追求新夢想的路上,王金堂不再是一個人。眼下,確山縣正在推動籌建竹溝鎮提琴文化園,大力發展鄉村振興產業,落實二十大精神,打造提琴小鎮。不久的將來,“確山師傅”們將擁有自己的文化產業家園。
確山縣手工提琴制作協會會長王金堂: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現在我們確山產業也發展起來了,文化精神生活也要豐富起來。一把小提琴讓我的夢想和更多確山人的夢想聯系在一起。希望在新征程上,我們能共同演奏出鄉村振興的美妙的好聲音。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上一篇
小提琴左手臂酸,小提琴 左臂酸痛
下一篇
小提琴專業委員會(小提琴評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