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邀請!
選擇做琴這個職業,就不能急功近利,就要做長遠打算,堅持下去一定會有回報的。暫時買不上價格,不要灰心,要堅持下去。等到了一定的時候,價格自然就上去了。前提是做好自己的產品,把好質量關。
自己家做的小提琴雖然料好音好,但做工是否好?質量是否過關?演奏起來是不是得心應手?這都是很重要的指標。因為小提琴不單是樂器,還是藝術品、奢侈品,更重要的是收藏品。要經得起時間的考驗,經得起南北方、春夏秋冬各種氣候和溫度、濕度變化的考驗、還要經得起運用過程中輕微的磕磕碰碰的考驗。世界上最貴的小提琴是”‘彌賽亞’(Messiah)的小提琴迄今已有294歲,目前存放在英國牛津的阿什莫爾(Ashmolean)博物館。這把琴的作者是世界公認的最有名的提琴制作大師意大利克里孟納(Cremona)的斯特拉迪瓦里(AntoniusStradivarius)。“
”斯特拉迪瓦里作為世界最有名的提琴制作大師,他的小提琴是世界上價值最高的,近幾年拍賣記錄都在幾百萬美元。“
本人非常喜愛小提琴,現在也收藏了一把小提琴。這把琴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買的,在一個省級歌舞團買的二手琴,當時的價格是二百八十元,里面的標簽是英文,經英語老師翻譯,琴的生產廠家是日本名古屋。這把琴音色非常美,高音明亮干凈,低音渾厚樸實。只是使用年限久了,指板損壞嚴重,凹凸不平,這正是歌舞團要處理的原因。這把琴買回來,經歷了三個演奏老師的手才轉到我手上,我親眼見到她到現在也快五十年了,在原歌舞團不知多少年?她的歷史至少也有六十年以上吧。這把琴可以說經歷過各種氣候和溫度、濕度的洗禮,因為當時是從南方一個歌舞團買的,后又被轉賣到大西北。但她的音色依舊,外型美觀,最關鍵的是沒有任何開裂現象。除了一個個老師小心的使用和細心的保管外,琴本身的質量是得以完整保存下來的關鍵。
在上世紀八十年代,我們同時還買了一把國產的“金鐘”琴,當時價格是五百七十,還買過其他不知名的若干把小提琴等樂器。
“金鐘”琴開始音色確實不錯,高音明亮有穿透力,只是低音較暗淡。但遺憾的是用了不幾年就開裂了,修修補補好多次,音色也不像以前了,這邊修好了,那邊又開裂了。時至今日,“金鐘”已經失去開始時的“威風”了,就像參加過無數次戰斗而受過無數次硬傷的斗士,滿身纏滿繃帶,傷痕累累,哪還有什么優美音色,發出的聲音也像是傷病員的呻吟,還談什么“明亮”和“穿透力”。
而其他若干把小提琴也早已“頭尾分離”,有的甚至“片甲不留”。這并非本人故意貶低國產小提琴而崇洋媚外,這都是本人親身經歷過的事,歷歷在目。
在上世紀五六十年前,當時我國正處在經濟回復和發展階段,各行各業都無法和發達國家相比,做琴技術也一樣不夠成熟。而今非昔比,現在我國在各方面都在領先世界,做琴技術更是日新月異,蒸蒸日上,許多廠家都生產出了質量相當好的琴,以后在這方面肯定會越來越好。
您自己家有好的材料,再加上好的技術,做的琴音色好、質量好,現在就是該檢驗的時候。多宣傳,多讓演奏家演奏是最好的廣告,讓使用過的人愛不釋手,您就接近成功了,也不用擔心賣不上價格了。若干年后也許您的琴會成為大家收藏的珍品的。